1月8日,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发。这一奖项的颁发是科技界的盛事,自设立至今,共有31位科学家获奖,其中就有数位矿冶人。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师昌绪院士也是其中之一。
师昌绪,我国著名材料科学家、战略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01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中国高温合金之父”是国外同行送给他的称号。因为他,这一涉及航空航天军事领域的核心材料在我国从无到有,摆脱国外掣肘;也是他,一辈子和各种各样的材料打交道,在高温合金、合金钢等领域为中国创造了多项第一。
我是中国人,中国需要我!
1918年,师昌绪出生于河北徐水大营村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父亲师克和为清朝秀才,以教书为业,母亲则是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妇。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师昌绪随家人到河南,入读冀绥平津联合中学。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军阀混战、日寇入侵,师昌绪此刻便立下“强国之志”,暗下决心要使中国强盛起来。“当时有一个说法,一个国家贫穷,主要是地下东西没开采出来。”为了实现实业救国梦,1940年中学毕业后,他步行到陕南,考入国立西北工学院矿冶系。大学时代的师昌绪非常刻苦,每天都学习到深夜,两三点又起床看书,成为全校5名“林森奖学金”获得者之一。
1945年国立西北工学院获矿冶系学士学位
1945年大学毕业后,师昌绪到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所属的四川电化冶炼厂从事炼铜方面的技术工作。在厂两年多,他考取了国外留学资格,并于1948年赴美国密苏里大学矿冶学院从事真空冶金研究。短短一年时间,他完成了研究生学习,获得硕士学位;1950,他进入欧特丹大学冶金系,于1952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他又继续在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1952年师昌绪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当时,受朝鲜战争影响,美国政府阻挠中国留学生回国。据师昌绪回忆:“我读完学位以后本打算立即回国,但是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政府阻挠我们回国,吊销了5000名中国留学生的护照。期间我在麻省理工学院做研究助理,主持军用飞机起落架用超高强度钢的研究课题,从此便被列入了禁止回国的35名中国留学生黑名单。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三年,我一半时间做研究工作,一半时间进行回国斗争。”
为了争取回国,师昌绪、张兴钤、李恒德等人组织留学生两次集体给周恩来总理写信,报告他们被美国扣留的事实,并提供确切的证据。这封信就是由师昌绪和另一名中国留学生一起,秘密送往印度驻美大使馆转交国内。后来,他们又决定致信当时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要求撤销对中国留学生的回国禁令。很快,这封公开信在美国产生了很大反响。
1955年,在师昌绪等人的努力下,他们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对此,师昌绪激动地表示:“在美国我无关紧要,但我的祖国需要我!我是中国人,中国需要我!”
只要肯做,就一定能做出来!
回国后,师昌绪选择前往位于沈阳的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工作,从1957年起,负责金属研究所“合金钢与高温合金研究与开发”工作。他领导团队建立了钢中杂物的鉴定方法,并开展了夹杂物生成过程的研究工作。这项工作推广到全国各钢铁企业,促进了我国改进钢质量工作。为了高温合金的推广与生产,他走遍全国特殊钢厂和航空发动机厂,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被人们称为“材料医生”。
1964年10月的一天,时任航空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的荣科到访,他问师昌绪:“空心叶片,你能不能做?我已经拿脑袋担保了。”师昌绪愣了一下,马上明白过来:荣科是让他研制航空发动机用的“高温合金空心叶片”。在航空发动机中,这是最核心、难度最大的一个技术要点。当时,只有美国掌握这项技术。
“我也没见过空心叶片,也不知道怎么做。”40 多年后,师昌绪在回忆当年科研经历时说到,“但当时就想,美国人做出来了,我们怎么做不出来?中国人不比美国人笨,只要肯做,就一定能做出来!”带着这份信念,师昌绪立即组织起100余人的攻关队伍,和大家一起日夜奋战在金属所简陋的精密铸造实验室里。他们与发动机设计和制造厂等合力攻关,攻克了型芯定位、造型、浇注等一道道难关,于1965年研制出我国第一代铸造多孔空心叶片,这使我国航空发动机性能上了一个新台阶,只比美国晚了5年。而英国在这之后走完这段路程,却整整用了15年时间。
一介书生,国之栋梁
师昌绪先生曾在其回忆录中这样写道:“人生在世,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要对人类有所贡献。作为一个中国人,就要对中国作出贡献,这是人生的第一要义。”正如其所言,他一直在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呕心沥血、不遗余力地奋斗着。
1984年,66岁的师昌绪先生被调任北京,从科研第一线转战科研战略管理工作。上世纪90年代,他参与提出设立中国工程院,提出设立国家纳米科学技术指导协调委员会,中国新材料科技重大专项等一系列建议。
2000年,师昌绪先生就我国出现的“纳米热”给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写了《纳米科学技术的现状及本人对我国如何开展这项工作的意见》的报告,建议国家对“纳米科技”予以重视并指导协调使其有序发展,他的意见很快为国务院采纳。他还倡导并参与了我国高强碳纤维的研发与应用,目前T300级国产纤维生产已立足国内。
2011年1月14日,师昌绪先生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荣誉,成为中国第17个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然而他却总是摆摆手说:这个荣誉不是我一个人的,而是属于整个材料科学界。
2014年11月10日,师昌绪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在离世前,他仍然是一位闲不住的老人家。他有一本“效率手册”,其中有一部分记载了他的2010年——在京接待来访一二百人次,在京开会四五十次,出差十余次,北到哈尔滨,南至广州,还作了3次特邀报告。
无论是做科研还是做人,师昌绪都身体力行,用行动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师昌绪先生的儿子师宁曾表示:“父亲为人做事一心为公,心无杂念,认为应该做就做,这也是父亲教给我的最大的人生哲理。”
“八载隔洋同对月,一心挫霸誓归国。归来是他的梦,盈满对祖国的情。有胆识,敢担当,空心涡轮叶片,是他送给祖国的翅膀。两院元勋,三世书香。一介书生,国之栋梁”。2014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师昌绪先生的颁奖词或许是对师昌绪先生最好的注解。
采编 | 谢乐乐
推荐阅读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