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科研人员,他坚持深入现场实践,为我国选矿工程技术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作为老师与校长,他坚持有“德”方有“得”,是“学生喜爱的大学校长”。他就是我国矿物加工工程专家刘炯天院士。
困境之中坚定信念
1983年,刘炯天院士从东北大学毕业,来到地处苏北的中国矿业大学工作。在学校报到后,他被派往淮北的芦岭煤矿劳动并实习半年。到煤矿实习,对于当时年仅20岁的他来说,是不太理想的,因为在当时高校的年轻教师中,已经掀起了出国深造的热潮。一边是多姿多彩的异国世界,一边则是条件艰苦的偏远煤矿,二者相比,差距实在悬殊。然而,或许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这次实习会让他就此坚定了从事煤炭选矿事业的信念。
在芦岭煤矿实习期间,他发现自己所在的选煤厂由于技术落后再加上系统不完善,造成产品质量差,煤泥水到处流淌,不穿靴子根本进不了厂内,而且附近农田也到处是煤泥水,既浪费了煤炭又污染了环境。当穿着笨重的靴子去上班时,他感受到了作为一个选矿人的责任,这使他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此时,他暗下决心,一定要为改变这种状况贡献自己的力量。
劳动实习结束后,刘炯天院士回到学校,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表示要把自己的青春和智慧献给煤炭科教事业。自此之后,在这条路上,刘炯天院士一走就是数十个春夏秋冬。
面对难题勇敢前行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为国家工业发展提供了动力。但是,煤炭燃烧也会产生硫和灰粉等有害的伴生物,因此,如何脱硫降灰洁净煤炭是一项世界难题,也是各国能源科学家研究的重点。
面对我国煤炭杂质含量高、分选难的特殊情况,国家组织了“八五”、“九五”重点科技攻关,并把这项艰巨任务交给了中国矿业大学。也正是在此时,刘炯天院士毅然选择了细粒煤脱硫降灰的研究方向,开启了攻克难题的艰苦历程。
万事开头难,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课题组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当时,经费、设备都十分缺乏,刘炯天院士就带着课题组一起想办法。为了搭建试验台,他们自己割钢板、焊构架。切割和粘结有机玻璃放出的烟尘和难闻气味,使他常常感到头痛甚至呕吐,不得不工作一会儿就出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终于,两个月后他们建起了第一个试验装置,也正是在这套简陋的设备上,他们完成了试验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研究煤炭,只在实验室里是远远不够的。由于我国煤炭资源集中在西部,刘炯天院士与其团队的“战场”就转移到西部。无论是重庆偏僻的山区,还是内蒙古荒凉的沙漠,在考察的几个月里,他都带领课题组住在简陋的厂房里,与现场的工作人员一同劳动。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作为第一设计人,刘炯天院士获得了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共四项发明专利及六项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作为项目负责人,他先后承担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863”、“九五”、“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等22项国家、省部级以及国际合作项目,提出了梯级优化分选理论并研究出了旋流-静态微泡柱分选方法,完成了六乘六米国际上最大规格设备的研制任务,并使该研制技术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责任之下甘于奉献
2013年6月,刘炯天院士成为郑州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他常说,人有两种力量最有魅力,一种是品德的力量,一种是思想的力量。他把做人看得比学术更重,有“德”方才有“得”。作为校长,他努力为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2016年1月,刘炯天院士获得“学生喜爱的大学校长称号”。
在对学生的培养方面,刘炯天院士认为搞技术研究的人,必须要深入现场去实践,反复琢磨。因此他要求自己的学生入学第一年必须要深入现场,或者呆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在指导研究生撰写论文的过程中,他要求学生们修改十遍以上是常有的事。
同时,他也十分注重对学生的品德培养。他的一名学生曾在科研现场因方言表达上的问题与工人师傅发生了争执。他知道后不仅严厉地教育了学生,还亲自找到那位工人师傅,向他解释事情的缘由,并诚恳地向他道歉。刘炯天院士的这一举动,教育了学生也教育了其他在场的每一个人。
数十年岁月,刘炯天院士获得了诸多荣誉:全国模范教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青年科技奖……治学严谨,勇于开拓,他始终将献身煤炭科教事业作为自己永远的追求,他是这样说的,也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这样做的。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