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期就树立爱党爱国思想,长年累月参与国际构造地质调研工作,深耕地质学界教育事业,作为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的马杏垣院士还一手培养出了10名“两院”院士。著名地质学家马杏垣院士的故事可谓不得不听。
青年颠沛 爱党爱国
1919年5月25日,马杏垣院士出生在吉林长春市,父亲经商,祖籍河北乐亭县。从少年时代起,他的求学道路可谓颠沛流离。
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刚刚小学毕业的少年马杏垣院士,就不得不流亡关内,先后就读于河北昌黎汇文中学和天津南开中学。在1935年发生“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中,他参加南下请愿团,与大家一起卧轨拦截火车,后辗转抵南京,抗议国民党政府不抵抗政策。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不当亡国奴,他辍学随一批革命青年和进步人士离开天津,辗转到了重庆。在重庆,读高三的他思想上受到了进一步的熏陶,爱憎分明,思想更加成熟。他以“马蹄”为笔名在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上发表一幅表现八路军战士的木刻画。
1938年5月他加入了由周恩来领导的中共南方局地下党组织,在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冒着生命危险在白区继续从事地下革命活动。
同年,他考取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学系,从此走上了一生从事地质科学的道路。他一面努力学习各门功课,一面积极宣传革命,揭露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和社会黑暗。1946年1月他赴英国爱丁堡大学地质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于当代著名的地质学家之一亚瑟·霍姆斯教授。
1948年8月,他以优异的成绩和高水平的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在国民党政府即将崩溃,人民解放军就要解放全中国之际,他返回阔别三年的祖国,到北京大学地质学系任副教授,同时在北平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迎来了全国的解放。
1948年参加第18届国际地质大会的中国代表合影,从左到右依次为苏良赫、黄汲清、孙云铸、马杏垣、阮维周
重视实践 勇于创新
马杏垣院士从青年时代起,就把毕生精力奉献于前寒武纪地质构造和地球深部构造的研究。他认为,地质构造研究必须脚踏实地重视对构造现象及组合规律的研究,在一些典型地区进行长期深入的调查研究,然后再扩大视野。
马杏垣院士重视实践、勇于开拓、不断创新。“马杏垣十上嵩山”成为地质学界广为流传的佳话。
1957年至1959年,马杏垣院士带领师生对河南嵩山地区和秦岭地区的地质构造进行了系统研究,发表了《关于河南嵩山区的前寒武纪地层及对比问题》、《秦岭地轴北侧的震旦系》、《中国大地构造的几个基本问题》等论文,对中国东部前寒武纪大地构造发展式样进行了探索,受到地质界的重视。他坚持在嵩山20余年的野外实践和室内综合分析研究,写出的《嵩山构造变形》专著,受到国内外知名学者的高度评价。
马杏垣院士追求真理,博采众长。改革开放以来,他一直站在地学研究的前沿,在地质科学上的许多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以地壳垂直运动,以及由此导致的不同层次的水平扩张和横向位移为理论基础,结合我国具体的裂陷和伸展构造实例,深入讨论分析不同的构造特征、形成机制、发育历史、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撰写出《重力与构造》、《华北新生代地堑系》、《论滑覆及岩石圈内多层次滑脱构造》等专著和论文。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作为国际岩石圈计划委员会执行局委员,为配合“80年代国际岩石圈计划”,主持编制了《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图集》,组织“全球地学大断面GGT的编辑和综合研究”工作。国际地学界著名科学家对这两项成果给予的高度赞誉,认为他为所有研究岩石圈动力学的科学家提供了很实用的参考资料。
教学相长 投身一线
从1948年底开始,近三十年时间里,马杏垣院士一直从事地质教育。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开路先锋”的地质矿产工作,急需大量人才,创办地质学院成为地质部门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当时,马杏垣院士团结自己的师长和学友,带领原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在校学生,夜以继日地投入北京地质学院的筹建工作。他和袁复礼、冯景兰、张席禔、王炳章等一大批学术大师汇聚于北京地质学院,培养出一批像赵鹏大、翟裕生、殷鸿福教授那样的优秀人才。
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在实践中学习,马杏垣院士开创了地质学系独特的教学方法。1955年,他任周口店实习站总领队,确立了周口店野外构造地质学基本内容与基本训练方法。1956年,高平教授任周口店实习站领队,基本厘定了周口店地区地层系统和构造轮廓,填绘周口店第一幅教学用图,这份地质图一直沿用至今。从此,周口店实习基地就成为培养地质工作者的摇篮。他还主持编写《中国区域地质》教科书和编制1∶400万中国大地构造图。使当时北京地质学院成为全国地质和矿产研究的主要中心之一。
与此同时,马杏垣院士重视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20世纪50年代,区域地质教研室的一批中青年教师已成为教学的骨干。他们一边承担着教学和指导实习的任务,一边同马杏垣院士一起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他们热爱地质、刻苦钻研、不怕吃苦、甘于奉献,在他们身上经常可以看到马杏垣院士的影子——常年和学生打成一片,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1978年马杏垣院士调入国家地震局后,虽然工作任务上有了变化,科研为主的工作代替了过去的以教学为主的工作任务,但他深知祖国的四化建设需要大量人才,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培养研究生的担子。多年来,马杏垣院士一手培养出10名“两院”院士、十余名博士,数十名硕士。
1982年硕士毕业典礼-前排右4为马杏垣院士
2001年1月22日,马杏垣院士与世长辞。学术硕果累累、桃李遍布天下,他的故事仍将百世流芳。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