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蕴藏着无数的资源宝藏。矿产资源是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的“粮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主席就亲笔题写“开发矿业”。这四个大字,激励着地质工作者努力寻找矿产资源,影响深远。

        地质工作者是新时期的“游击队员”,为了矿产勘探,他们在野外风餐露宿,用实干彰显深沉的家国情怀。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我还是小学生,老师就教我们一些浅显的地质常识,从此,我就对地质充满好奇。

        报考大学时,我毫不犹豫地报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这里,无数学子认真学习,一边认真学习专业理论,一边亲密接触自然,我也是其中一员。

        这所大学,地学大师云集,他们都是我们的学习榜样。如构造地质学家马杏垣院士,曾经在西南联大学地质,后来到英国攻读博士学位。新中国成立后,扎根地质教育与科研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再如杨起和於崇文两位院士,解放前也就读西南联大,新中国成立,在地质教学与科研的园地里耕耘一辈子,其学问和精神,就如同高耸的山峰。杨起院士已经远去,但於崇文院士身体矍铄,地质研究依然不曾停歇。

        我们的大学,野外地质实践教学是重要环节,也是人才培养的特色。观察岩石标本看上去很枯燥,其实不然。若有一些新的地质现象被发现,大家尤其开心。

        学习地质,在一般人看来,女生不适合,其实并非如此。女生在野外地质科考中,观察非常细致、认真,其学习劲头丝毫不比男生差。

        野外地质科考,经常要做物理勘探。地球的奥秘的探索,必须借助先进的地质考察仪器。在野外做勘探,可谓苦乐并存。

        自然中的山脉各种各样,山和人一样,都不同的性格和特征。对山的求索,地质工作者终生孜孜以求。

        山脉都是由不同的岩石组成的,而岩石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学会辨认和分析不同的岩石岩性,是地质人的基本功。

        野外地质科考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困境。有一次,山雨突然不期而遇,我为了显示自己的勇敢,在河水高过膝盖时,惊险地跑到河的对岸。事后,老师批评我:以后决不能这样鲁莽,地质科考安全第一。

        对于我们而言,野外是地质学习的最好课堂。老师在野外,拿起一块岩石标本,就能绘声绘色讲半个小时。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听来过瘾,还实实在增长专业见识。

        我们的校长赵鹏大院士,高度重视地质实践教学。他在地质勘探方面的学术成就,与多年来的野外地质考察分不开。在我们眼里,他就是中国最“潮”的老校长。

        老一辈的地质工作者和老师们,对于大学生决心学习地质的影响是深远的。在大自然的课堂里,年轻一代的大学生,在群山之间从事地质科考,那种工作干劲和激情,让人看到了地质工作的未来。

        在地大,无数师生把地质作为人生的志业。如李德威教授,曾经25年在青藏高原从事地质研究,后来在海南,助力打出了中国南方第一口干热岩井。生命弥留之际,写下“开发固热岩,中国能崛起”的遗言。2018年9月14日因病在武汉离逝。教育部追授他为“全国优秀教师”。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精神永存!

        地质工作是一辈子的工作,殷鸿福院士无论是哪个时期,他意志坚卓,认真从事地球生物学的科研与教学,努力探索地球生命起源之谜。作为“全国最美教师”,他经常教导我们:问道争朝夕,治学忌功利。这是他的人生写照,也是对后辈的勉励。

        转眼间,我已经迈入不惑之年,年幼的女儿喜欢看大山,喜欢音乐。她在校园里长大,浓郁的地质氛围耳闻目染。她嘟着小嘴巴说:爸爸,将来长大了,我也要当地质工作者!听罢,一股暖流在我全身涌动。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回想自己走过的路,再想到所有的地质工作者,哪个不是用双脚丈量山川河谷?这个群体坚守地质初心,把青春、知识和智慧献给了祖国。未来,地质工作者将继续奋进,书写壮美的地质篇章!

来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