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工业更是被放在首要位置。看到国家的发展需要,一批又一批科学家们积极投身煤田地质与勘探事业,为国家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煤田与地质勘探的第一批博士生导师——高文泰教授与韩德馨教授就身在其中。

高文泰教授

    高文泰教授于1914年8月出生于陕西省米脂县,陕北的黄土地给予了他宽广的胸怀和刚正不阿的性格。1934年,从天津南开中学毕业后,高文泰教授考入了清华大学理学院地质系。怀着为古老却贫穷的祖国寻找宝藏、科学救国的美好愿望,他师从袁复礼,冯景兰、翁文灏先生等地质界前辈,刻苦学习、不懈求索,为毕生所从事的地质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37年,“七七事变”震惊中华。日本军队攻占北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这种形势下,高文泰教授不愿做亡国奴,便随学校南迁至长沙,1938年又前往昆明。颠沛流离的生活并未磨灭他求学的初心,恰恰相反,1939年大学毕业后,高文泰教授作为当时少有的地质专业毕业生,进入了资源委员会川康铜业管理处地质调查队工作,在冯景兰先生的领导下从事铜铅锌煤铁等矿产资源的普查与勘探。在工作期间,高文泰教授从实践出发,编写了《西康省天全县、宝兴县铜矿与铅锌矿初勘简报》等资料,为抗战期间大量内迁的冶炼厂、兵工厂找到了宝贵而又急需的矿产资源,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自20世纪50年代初期以来,高文泰教授一直工作在煤田地质教育的第一线,即使在担任地质系主任的十年中,也从未离开过讲台。在数十年的执教生涯中,高文泰教授先后主讲了“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区域地质学与大地构造学”等主要课程。“与生产、科研相结合”是高文泰教授坚持的教学原则,他十分重视地质系学生野外实践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在实践现场,他总是身体力行,对每一个地质观察点都亲自观察、认真记录、细心讲解,其讲解生动、精采,给许多学生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

    高文泰教授还十分重视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在煤田地质学中的应用,尤其是对以计算机、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煤田地质学中的应用潜力十分敏感。比如,早在八十年代初,PC-1500便携式计算机刚刚出现时,他就鼓励他的研究生王昌贤、曹代勇在其硕、博士论文中用PC-1500编制了使用极射赤平投影原理制作的构造带的石英光轴方向和煤岩镜质组最大反射率方向来反演古构造应力场方向。用传统的手工方法制作这两种图是非常费时费力的,而借助计算机后其各种投影、角度的计算则十分方便。

北矿师生相聚于晋阳(1978年)

    除了在学术研究领域中强调创新之外,在实践中,高文泰教授也常常另辟蹊径,将科研与生产相结合,针对重点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比如,通过80~90年代近10年时间在豫西煤田、两淮煤田等地的成功实践,高文泰教授和他的助手们总结出了“几何形态、成因机制、区域背景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和“地质与物探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井田与区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入21世纪以来,高文泰教授所倡导的隐伏煤田构造找煤的思路在中国东部深层煤炭资源勘查工作中,仍然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韩德馨教授

    韩德馨教授于1918年出生于江苏省如皋县,自学生时代起,他就积极投身于火热的抗日救亡工作,为国家兴亡而辗转奔波。1942年,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毕业后,韩德馨教授曾在北京大学理科研究所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此后又远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攻读经济地质学和沉积学专业。

    1950年,韩德馨教授从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毕业,他响应周总理的号召,毅然放弃了国外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返回祖国,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力以赴从事燃料工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矿山建设的实践。

    作为新中国煤田地质事业奠基人之一,韩德馨教授于1951年参加领导和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煤田地质系。1959年,他参与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煤田地质专著《中国煤田地质学》(共3册)。1974年,他受煤炭部委托,组织有关院校重新编写《煤田地质学》并担任主编。在原煤炭部地质局的领导下,韩德馨教授组织参与全国煤田预测以及华南九省构造控煤和找煤的研究,被聘为领导小组成员,他所提出的地壳运动形成的各种构造格局决定聚煤坳陷形成和分布观点,在指导煤田预测和找煤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1996年,韩德馨教授主编出版的近100万字的国家“八五”重点图书《中国煤岩学》,系统阐述了煤岩学基础理论、方法和最新研究进展,全面总结了中国各聚煤时代煤岩特征及影响控制因素,并对全国20多个重点煤田进行了解剖研究,科学地论述了煤岩学在煤炭、石油、化工等学科中的应用,反映了中国煤岩学的最新研究成就。

    作为地质教育家,韩德馨教授早在50年代就协助苏联专家指导研究生,随后在国内煤田地质领域较早地独立培养研究生,曾任研究生指导小组组长。80年代以来,他作为煤田地质专业首批博士生导师,共培养了博士、硕士40余人,其中大多数都成为了煤田地质学界的专家。

    几十年来,韩德馨教授教书育人,科研成果卓著,多次被评为校、部级先进工作者。1990年被国务院授予“有贡献的早期回国专家”荣誉。1992年因从事教育科研40周年成绩显著受到国家教委的嘉奖。1997年荣获我国地质学界最高奖——“李四光地质科学荣誉奖”。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时光荏苒,如今两位教授虽已故去,但历史会记住这些热爱祖国,为中国煤田地质教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们,其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的精神,则更应该被煤田地质勘探事业的后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