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钢!强者自强

南依祁连,北望大漠,

苍茫的戈壁滩上,终年飞沙走石。

在这苍鹰罕至、草木难生的地方,

崛起了西北最大的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

——

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酒钢)。

酒钢的历史,

是一部实实在在地咬牙坚持、流血流汗的奋斗史。

 

01

 领袖指示寻铁山,戈壁艰难勇开拓

1955年西北地质局645队进入祁连山

全国六大区都应该有钢铁基地,目前只有西北还没有,使我难以安枕”,1955年2月27日,中南海召开最高国务院会议,毛主席说:“我盼望老李(地质部长李四光)长工(地质副部长何长工)和同志们能在两三年内给我一个好消息!”

 

接到毛泽东同志的指示后,西北地质局加紧了找矿工作。八个月后,西北地质局645队“秦士伟小组”在祁连山讨赖河畔的一个大山湾里,发现了大片条带状的铁矿石。因为意外见到了一丛白桦树,该铁矿被命名为“桦树沟矿”。此后,镜铁山地质队(645队)先后发现黑沟、镜铁山铁矿,探得4.2亿吨铁矿资源储备。这次找矿,共有11名同志牺牲了年轻的生命。

 

02

 酒钢坐上过山车,起伏徘徊终向前

 

祁连山发现大铁矿的消息传到中央,很快,国家决定在甘肃河西走廊建设钢厂。1958年1月,冶金部确定了酒钢大型钢铁基地的厂址和规模。随后,鞍山建设总公司95%约30000人整建制调往酒钢,鞍钢调了2000多人的技术骨干和生产工人,首钢1000人,抚钢70人,大学毕业生600人。从西北农村招收农民和部分城市闲散人员,还有河南、陕西部分转业复原军人共2000人。总共集结56000人,基地代号39公司。

1958年7月朱德视察嘉峪关

同年8月1日,酒钢在酒泉县正式成立,会上同时宣布成立地级市酒泉市。酒钢经理赵北克同时兼任酒泉市第一书记和市长。

 

12月5日,酒钢开工奠基仪式在一号高炉工地举行,1万多名职工参加了庆典,甘肃省委第一书记张仲良挥笔在高炉奠基石上写下“钢铁元帅升帐了,一切就带动起来了”,酒钢的建设自此全面开始。

酒钢开工典礼

风沙没有让机器停止转动,即使睡马棚吃窝头喝雪水,酒钢建设者仍满怀信心地要创造共和国第四个金刚(前三个是鞍钢武钢包钢)。1960年国家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需要10个亿的设计能力实际投资不到2个亿。戈壁滩上少水没菜,矿山进度一样没有停息。5月8日一号高炉正式浇灌基础,总共花了52小时06分,创造了全国纪录

酒钢一号高炉基础开挖

粮食短缺造成人员大量浮肿、肝炎,1961年中央西北局在兰州召开会议:暂缓酒钢建设,疏散职工异地就食。除5000人留守外,大部分疏散到新疆、江西、陕西、辽宁、黑龙江等地。1962年这支56000人的队伍剩下不到1300人。在此期间,酒钢没有停止脚步,先后建成大草滩水库、一号高炉的基础和炉体、五一俱乐部、百货大楼、医院门诊部等。

 

1964年,国民经济已经好转,毛主席过问了酒钢的建设。为了落实毛主席的指示,是年7月,国家相关部门负责人会同甘肃省领导一起来到酒钢,在现场召开会议,决定恢复酒钢建设,投资20亿,2年准备,8年建成。会议重新确定了酒钢的建设规模,酒钢更名为“三九公司”

三九公司(酒钢)工作人员

当年疏散的酒钢职工陆陆续续赶了回来,酒钢建设队伍开始了新一轮集结,当年底人员就达到3000人。1965年2月,中共中央西北局作出决定,要求西北各省、自治区组织有关协作部门,全力支持酒钢建设。1966年底,酒钢职工人数达到3.3万人。

 

准备撸起袖子轰轰烈烈大干一场的酒钢,不久遭到文革风暴的席卷,一批干部受到批斗,酒钢建设几近停滞。

背炸药上山

1969年,中苏关系紧张,因为酒钢到外蒙边界的距离仅200多公里,酒钢在三线建设中的地位开始动摇,转炉、轧机等大型设备被迁往内地的舞钢、本钢和四川长城特钢厂。接着,冶金部变更了酒钢的建设规模,确定年产商品铁100万吨,取消了钢和材的建设计划。

 

1970年,酒钢老职工再次调离,留守18000人。同年,粟裕将军受周总理委托突访酒钢,6月下旬,著名的“全国抬酒钢”会议召开。会后,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325个单位,先后加入到支援酒钢建设的行列。9月30日凌晨1时40分,承载着酒钢数万人理想和希望的一号高炉炼出第一炉铁水。这一年,结束了酒钢建厂20年来没有出铁的历史,酒钢建设盛况空前

纪念一号高炉出铁

出铁后的酒钢,虽然有了产品,却落入建设规模缩小、产品品种单一、产量徘徊不前、高炉配套缓慢的魔咒中。酒钢迫于当时的形势,采取先建高炉,简易出铁,再配套铁前工序的方法,背离了炼铁生产规律,陷入了连年亏损的低谷。

 

一号高炉投产10多年时间,酒钢一直有铁无钢。为了加速酒钢建设,1975年冶金部拟定酒钢分两期建设,然而,1979年4月,工程再次停工。

 

1980年11月20日《工人日报》登载了三上三下的酒钢不能再上马,酒钢出路怎么办?关于酒钢这场争论一直持续到1982年1月13日,国家计委、经委、财政部建委组织召开会议通过了酒钢建设炼钢连铸工程的报告。

酒钢建设现场

1983年2月,酒钢炼钢连铸工程进入全面建设。与此同时,酒钢的管理体制和领导成员也发生了重大变化。8月,中共甘肃省委决定,嘉峪关市与酒钢公司机构分设。至此,结束了延续12年多的酒钢与嘉峪关市政企合一体制。

 

1984年5月,甘肃省和冶金部召开现场办公会议,短时间内,这100多人上矿山、下车间,帮助酒钢解决了多年积累下来的困难和问题,酒钢从此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12月24日,酒钢炼钢工程建成投产。当晚,第一炉钢水从转炉中倾入钢包时,人们欢呼雀跃、泪光涟涟。为了这一天,酒钢人咬牙坚持了27年

 

酒钢出钢,也是中国钢铁工业的大事。第二天的《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报道了酒钢炼钢投产的消息。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甘肃日报》等各大媒体,也都报道了酒钢出钢的消息。

 

1985年,酒钢实现利润1000万元,标志这酒钢彻底甩掉了“全国冶金企业亏损大户”的帽子,企业经营由此发生了质变

 

03

 酒钢人的“铁山精神”

 

1985年8月,酒钢党委总结并命名了自己的企业精神——铁山精神:艰苦创业、坚忍不拔、勇于献身、开拓前进。“铁山精神”十六个字,是对酒钢人27年来艰苦创业、不懈奋斗、发展祖国钢铁工业精神的高度概括,诠释了酒钢人的理想和追求。

酒钢一号高炉

一号高炉危急

1990年3月12日7点56分,一号高炉不可思议的倒下了,牺牲了19人。整个嘉峪关市静了,一号高炉是酒钢人意志的标志,是在漫漫大漠坚持30年、奋斗30年的理想寄托和精神支柱、是这30年沧桑史的唯一见证。可是它倒了。

 

“当第一位职工把酒钢集资券200元、国库券90元、人民币10元作为捐款献给公司修复的时候,我们看见可酒钢人的凝聚力。消息传开,从幼儿院牙牙学语的孩子到白发苍苍的老人,许多人含着热泪参加抢救”。

 

一号高炉倒塌后,鞍钢、武钢等多家同行给予了大量支持。现场清理了2个月,5月13日修复高炉拉开序幕,12月17日高炉又以崭新的面貌竖立在人们的面前

 

04

 全力开拓空间,实现跨越式发展

 

1992年10月,冶金工业部决定,酒钢为首批推向市场的试点企业。刚刚步入市场经济的酒钢,真切地感受到了经营压力。

1992年江泽民视察酒钢

三号烧结机、中板工程等工程的投资几乎全部来自银行贷款,酒钢每年要支付高达近3亿元的利息。国有企业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冗员和“企业办社会”的弊端凸显。酒钢的问题似乎更为突出:企业员工人数高达4.7万人,而赖以生存的基础仅为微薄的100万吨钢产量。全国冶金企业大面积亏损。刚刚走向市场经济的酒钢,面临着再度亏损的威胁

 

1994年,酒钢作为唯一发起人和集团核心企业,发起并组建了“酒泉钢铁(集团)公司”。集团集工业、贸易、金融、科研、交通运输、生活服务为一体,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6.69亿元,净值18.46亿元,形成年产铁、钢、材100万吨、80万吨和50万吨规模。

1995年9月18日谷牧同志视察酒钢

新的改革是从学习开始的。1995年10月,酒钢举行首期处级干部研讨班,专题学习邯钢的“模拟市场,成本否决,联利计酬”经验。同时,派出大批人员前往邯钢和宝钢,现场学习邯钢的模拟市场和宝钢的现代化管理,极大地开阔了酒钢人的视野,促进了酒钢人观念的转变。

1996年9月16日,杨尚昆同志视察酒钢

1997年,钢材市场价格持续走低,冶金行业效益普遍下滑,资金紧张,多数企业经营举步维艰。此时,酒钢提出以“效益决定分配”的原则,对长期以来沿用的旧工资制度进行改革,分配真正拉开了档次,收入开始呈梯次结构,并且开始向高管理、高技术、高效益岗位倾斜。

 

1998年,酒钢在“尽可能减少下岗,不造成社会震荡”的原则下,通过提前退休、内部退养、岗位置换、休长假和息工转岗等方式,多渠道分流冗员。此后又对部分非钢铁产业采取了剥离、改制、调整、重组等方式,使其离开主体,走向市场,分流职工达1.7万人。在精干主体的同时,继续撤并机构,重新调整管理职能。经过改革,职工总人数由最高时的4.57万人精简到2.8万人,其中,生产主线不足2万人。酒钢减员人数虽多,但采取的是“柔性减员”,人性化决策体现了酒钢领导人的责任感。

1999年胡锦涛视察酒钢

1999年4月17日,酒钢作为主要发起人,以钢铁主业中的炼铁、炼钢和高速线材厂的资产投资入股,设立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12月20日,“酒钢宏兴”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发行。

2004年曾庆红视察酒钢

2005年,酒钢在中国企业500强中排位183,2006年跃升为176,粗钢产量升至第15位。根据全球钢铁企业粗钢产量排名,酒钢在全球同行业的名次为45。90种产品已达到国家先进水平,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高强度建筑用钢材产品打入三峡水电站、小浪底水电站、青藏铁路、北京奥运会主场馆等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集团公司实施的新产品开发、质量管理和品牌信誉战略取得重大突破。

 

05

 新时代再找新方向

酒钢紫轩酒业地下酒窖

酒钢是个资源型企业,为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矿竭企衰”命运,酒钢利用河西走廊充足的阳光及独特的地理资源,依托甘肃省“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和西部大开发前沿的战略要位,欧亚大陆桥连接东西、贯通欧亚的交通优势,在钢铁之外打造新产业。例如建设年产5万吨的紫轩葡萄酒业、发展绿色种植、养殖业、开展工业旅游、教育培训、建筑、房地产业、服务业等等。2016年8月,酒钢在"2016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149位

回顾酒钢这59年的历程,总觉得它是不幸的,因为它遭遇了太多的坎坷和危机;又觉得它是幸运的,正因这多磨砺,才让它有能力在雄鹰罕至、草木难生的茫茫戈壁滩崛起、屹立。正如酒钢的歌中所言:不畏艰难,强者自强,把握今朝才拥有明日辉煌。

采编/雷宇

推荐阅读

 【老照片】共和国的钢之骄子(上)——平地起钢城

【老照片】共和国的钢之骄子(下)——驰骋草原的双翼神马

【老照片】中国近代矿冶教育的发展(一)晚清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