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科研数十载,他创立了完整的矿山岩体采动响应理论体系,创新了一整套矿山特殊开采技术体系,为矿山资源开发、开采和环境安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他就是我国工程院院士、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专家、煤炭科研和岩石力学与工程界的泰斗——刘天泉院士。

磨难,磨不灭求学的热情

    刘天泉院士本名为刘天然,于1927年11月10日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市一个贫苦的家庭里。在严格的家教下,幼年的他立下了读书立业的志向。小学毕业后,为能继续读书,他选择了念师范学校。然而,刘天泉院士本应无忧无虑的求学生活,却被日寇铁蹄无情踏碎。

    1944年,日本侵略军第11军分左中右三路第四次进攻长沙,其左路沿湘赣边境路经萍乡,当时刘天泉院士的家就在萍(乡)醴(陵)公路旁边。生活有着落的人家都远离交通线避难去了,他和父母无力离家。同年6月24日,日本兵进入青山村,大肆搜捕抓人,刘天泉院士也在此时被抓去当了劳工。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多天后,刘天泉院士本想借患痢疾之机逃走,却不幸被日寇抓了回来,还被带到离家乡300里外的一条河边枪杀。日本侵略军手段十分残忍,用刺刀在他的脖子、胸部、胳膊上、手上刺了十多刀后,又将他推到河里。不幸中的万幸是,他活了下来。在河滩上带着伤度过了5天5夜后,他拖着伤痕累累的身子,靠乞讨回了家。

    这次梦魇般的经历并没有磨灭刘天泉院士继续求学的热情。相反,为了不中断学业,他在舅父家休养了一个多月,待伤口痊愈后又去继续学习,直到1945年毕业。

    读完了初中,按照当时的规定,师范学校毕业生不能升高中,于是刘天泉院士的堂兄将初中毕业证借给了他,也正是在此时,他将名字从“刘天然”改为了堂兄的名字“刘天泉”。在老师的帮助下,刘天泉院士终于得以进入一所私立中学读了半年,此后又转入江西省立宜春中学,直到1949年高中毕业。

    此后,刘天泉院士当了一年的小学校长,积极地参加农协会,办夜校,投入到了火热的土改运动中去。但是,这离自己的理想还差得甚远。于是,当得知湖南大学矿冶系招生后,他便踊跃报名,并一考即中。两年后,刘天泉院士又被选定赴外学习。经过5年的国外生活后,刘天泉院士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硕士学位。

求知,行走在矿山的一线

    1994年,刘天泉院士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当年的一本院士提名书是这样概括他的科研成果的:

    在采矿理论及特采技术领域成就卓著,他创立了一套全新的涉及采矿、矿山测量、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岩石力学、建筑及环保等学科的边缘交叉学科—矿山采动响应与控制理论及特采技术,在矿山生产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解决了一系列特采技术的关键,使以往压在建筑物、水体、铁路下及承压含水层上无法开采的大量矿产资源得到开采利用,特别是解决了我国煤炭生产建设中存在的淮河、微山湖、渤海地区河湖海下及华东、华北、东北地区巨厚流砂层下、石灰岩承压含水层上和城镇村庄建筑物下大量煤炭资源的开发开采问题,为煤炭工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刘天泉院士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座谈会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刘天泉院士的科研成果都是扎扎实实地来自于矿山的。1959年至1966年间,刘天泉院士在淮南矿区研究急倾斜煤层覆岩破坏规律时,曾冒着生命危险爬进采空区观察巷道,获取了国内外前所未有的采动响应实测数据。

    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刘天泉院士几乎走遍了全国的大小煤矿。1984年,他在大同矿区现场研究坚硬顶板大面积突然塌陷规律时,连续作战40天,走遍了该局井上井下的每一个角落,坚持实地测绘,取得了第一手完整的资料。当时,一些工程技术人员感慨地说:“我们在这里工作几十年,还不如他一个月的工作。”

1998年刘天泉院士在北京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刘天泉院士始终认为,掌握的资料多了,才能找到科学规律,用新的规律来指导工程实践。科学这东西来不得虚假,呆在家里面更是不可能有所收获。他经常说:“采矿工程的科学研究不仅是一个艰苦的工作,有时还会冒着生命危脸,我既然走上了这条道路,就要忠于职守。搞科学容不得半点含糊,为了数据的准确,冒着危险也要亲赴现场。古今中外,为科学献身的科学家大有人在,我们从事采矿工程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更要有一种为科学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奉献,只为报国家的恩情

    刘天泉院士将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祖国的科研事业,著有10余本著作、译著。这些几百万字的书稿,几乎占用了他所有的时间。刘天泉院士曾说:“我60岁以前,每天工作十一、二个小时。之后的五六年,每天工作十个来小时。近两年颈推骨质增生,同事们劝我注意身体,才减为每天八九个小时。人的一生时间有限,要做的工作很多,不挤时间不行呀。”

    时间紧,任务重。为了把几十年积累的知识经验传承下去,刘天泉院士指导了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他对自己的学生有三点要求:一是严格要求,工作细致;二是结合实际,科学求实;三是多读多写多动手。他的学生们逐渐成为所在领域内的佼佼者。

    纵使为了科研牺牲了所有“业余时间”,刘天泉院士也丝毫不觉得可惜。用他的话说:“我是个苦孩子出身,没有国家的培养教育,我也不可能有今天,所以我总在想着我是一个党员,党员有党员的义务,有党员的责任,我得对得起我所信仰的组织,我也时时记着,我更是一个科技工作者,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国家的富强离不开科技,所以我这么投入地工作,以便对得起养我育我的国家。”

    如今,刘天泉院士已离我们远去,但他心系国家发展的爱国情怀、脚踏实地、严谨认真的为学态度,却会永远留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