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株洲市东郊走马塘,我国第一个硬质合金工厂拔地而起。自此,被誉为“我国硬质合金工业的摇篮”的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株硬)便责无旁贷地扛起了振兴中国硬质合金工业的神圣使命。
艰苦创业,填补空白
硬质合金被誉为“工业的牙齿”,以其高硬度、高强度、高韧性和强耐磨性、耐腐蚀性,被广泛运用于冶金、机械、地质、煤炭、石油、等领域。新中国建立之初,百废待兴。为推动国民经济建设,填补中国工业的空白,国家将发展硬质合金工业列为了“一五”计划的156项重点项目之一,成套引进原苏联设计的工艺装备,并决定在株洲筹建中南硬质合金厂。
前苏联专家在生产现场指导
1954年,株洲的走马塘在一片荒山之中打破沉寂。为了尽快地改变我国冶金工业的落后面貌,一批批创业者、建设者,怀着坚强的政治信念和满腔的建设热情,从西北、东北、华北、中南、西南、华东,云集湖南株洲,成了第一代“株硬人”,开始了艰苦的创业。1955年5月10日,工厂改名为重工业部基本建设局湖南冶炼厂。1956年11月1日,因湖南冶炼厂名称与株洲冶炼厂容易混淆,将名称改为“六○一厂”,对外称“长江冶炼厂”、“长江工具厂”。
1955年3月,开工建设中的厂房
1958年4月,经过广大建设者们的艰辛劳动与付出,工厂终于正式投产,当年就生产出硬质合金755吨,达到设计能力的1.5倍,中国第一块硬质合金也在此诞生。先后有刘少奇、朱德、邓小平、董必武、叶剑英、谢觉哉、徐特立、彭德怀、聂荣臻、罗荣桓、陶铸、胡耀邦、薄一波、罗瑞卿、谭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中央有关方面负责人来厂视察检查工作。
1957年3月27日,刘少奇来厂视察
开工典礼
1972年11月1日,“六○一厂”改名为“株洲硬质合金厂”,隶属湖南省冶金工业局。
株洲硬质合金厂
坚定步伐,不断突破
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的改革开放坚定地向前推进,市场经济暗潮涌动。国内的民营企业开始渗入硬质合金行业,国外硬质合金巨头也在觊觎中国市场。在老乡老外的两面夹击下,株洲硬质合金厂逐渐感受到了不可阻挡的外来冲击力。而建厂时从前苏联全盘引进的设备和工艺一直沿用了30年,部分设备甚至用得更久。上世纪80年代初,装备和技术已“老态龙钟”,生产效率、生产技术、产品质量等与世界先进同行相比,落后了将近20年。
为了不坐以待毙,上世纪80年代初,株洲硬质合金厂决策层在认真分析了国内外硬质合金动态与发展趋势后,提出了先引进,后消化吸收,再发展的技术进步的基本路线和分步实施的总体设想。1984年,株洲硬质合金厂从瑞典引进300吨硬质合金生产线。以此为契机,株洲硬质合金厂逐步淘汰了原苏联的落后生产工艺,大规模地实施技术改造。结合技术改造,株洲硬质合金厂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基本形成了以硬质合金为主导产业,以深加工、精加工及配套工具为重点,以高端产品为核心,以通用产品为依托的新型产业格局。
硬质合金产品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在株洲硬质合金厂实行“推出型”企业改革试点,实行企业工资总额与上缴利税、出口创汇复合指标挂钩,企业以及企业职工创业发展的积极性再次得到极大的提高。
追求过硬,进取无限
2001年,站在“十五”和新世纪的起点上,株洲硬质合金厂正面临着国际同行大举抢滩登陆,国内竞争对手虎视眈眈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2002年4月9日,株洲硬质合金厂完成整体改制,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株硬)正式注册成立。同年6月28日,株硬举行成立大会。
钻石大厦
整体改制后,株硬继续着大刀阔斧的改革,进一步激发经营活力,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株硬在湖南省大型国有企业中率先完成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进一步深化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等。如今的株硬已形成以数控刀片为主的金属切削刀具,以微型刀具为主的精密工具,以及硬质材料、难熔金属、钻掘工具五大产业基地。
2015年,株硬获得德国“北威州投资奖”,成为国内继徐工、华为之后第三家获此殊荣的企业,其生产的轧辊产品获得德国认定,一举打破全球硬质合金领域行业巨头设置的专利壁垒。从生产低附加值产品为主转为高附加值产品为主,从卖资源转为卖产品、卖服务、通过技术整合卖整件装备,株硬完成了从高速度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转折。
株硬集团公司
建企60余年来,株硬始终以跻身世界硬质合金强势企业为目标,在硬质合金行业中不断突破,成为中国硬质合金自主品牌崛起的时代标杆。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