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冠兴是我国的核工业专家,从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学习开始,一直到扎根二〇二厂,他几十年如一日,脚踏实地、勤恳耕耘在他热爱的核事业领域,他的坚持为我国的核电工业得以发展,为我国的核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李冠兴说:我成为院士,与清华大学的教育分不开,那里的十年求学生涯铸造了我的个性。

 

1956年,年仅16岁的李冠兴告别父母,走进清华大学物理系攻读核材料专业。当时,我国核工业正处于萌芽阶段,师资力量薄弱,资料严重缺乏,一份资料需要拆开来分给学生,即使条件如此艰苦,他仍坚持努力学习,凭借着自己的大胆、细心、肯钻研,顺利成为李恒德院士的研究生。

 

研究生时期,他没有改变本科时的学习态度,又重视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再加上清华大学对研究生教学采取的是自学式的教学方法,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样的环境使他可以发挥自主性。研二时,李冠兴提出的几个选题都被导师否定了,即使他急切地问老师应该要做什么才可以,老师的回答也是不知道,他明白了自己所选专业的艰难最终提出了“铀的热循环”这个高风险的选题,为了完成这个选题,经常熬夜到三四点钟,在每天睡眠时间不到六个小时的情况下持续了半年。

   1982年,李冠兴被公派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冶金系做访问学者,在进修的两年里,他日夜泡在图书馆、实验室,忘记了休息日,更无暇领略异国风情,甚至连写家信也顾不上。回国前Powell教授在给张沛霖院士的信中对李冠兴备加赞赏,认为“他是一位非常有才干和勤奋工作的年轻人。他向我显示了他具有分析处理范围广泛的各类不同问题的能力”。

 

学习结束后,不少外国专家邀请他继续留在美国,但李冠兴还是按期回到了包头。他不图安逸,不计报酬,一干又是几十年。作为总工程师,李冠兴的月工资只有800多元,生活比较清苦。但他却一如既往,默默耕耘在工厂,这正是其无私奉献精神的生动体现。

 

李冠兴经常告诉身边的人,对于科研人员来说,一辈子有机会做几个大课题是不容易的,要把眼光放远一点。他说:有些东西不是金钱能买到的,人总要有点精神。”张沛霖院士也曾提出过:“我觉得李冠兴够资格。”

   自从清华毕业后进入了二〇二厂,李冠兴在这里完成了很多个项目,即使在别人眼里是“老大难”的问题,他也可以迎刃而解,并能根据以往的经验,建立一套新的理论,用自己的推理正确解释了生产实际中的现象,从而解决问题。

 

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对核燃料企业的军品生产实行了以停产限产为主要特征的重大调整,这使得二〇二厂陷入了困境,后来李冠兴四处奔走,争取多方支持,筹建了核工业唯一建在工厂里的重点实验室,建设了研发基地,争取到一批重大科研项目,培养了一支科研团队,这个团队在在元件研究和材料研究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后来国家发展核电的时候抢占了先机,他领导组织建成了我国第一条重水堆核电燃料元件生产线,拿出了我国第一组合格的重水堆核电燃料组件,为秦山三期核电燃料元件国产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几十年如一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李冠兴院士做到了,“梅花香自苦寒来”,他的坚持也开花结果,我国的核燃料与工艺技术、粉末冶金、金属材料、高级陶瓷与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在金属型核燃料元件、研究堆核燃料元件、靶件和贫铀材料等领域蓬勃发展,他也达成了他的愿望:我愿一生从事核材料工作。” 

人物简介

      李冠兴(1940.1.14- ),核材料专家。1940年1月14日生于上海市。1962年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毕业,1966年研究生毕业。

1982-1984年公派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冶金工程系访问学者。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名誉总经理,高级工程师,核工业特种材料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与反应堆材料和燃料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常委。中国核学会理事长,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双聘教授。中共十六大代表和十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从事核燃料与工艺技术的研究,在生产堆燃料元件,研究堆燃料元件,靶件和铀材料的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2003年主持建成了我国第一条重水堆核电燃料元件生产线,为秦山三期重水堆(CANDU-6)核电站提供了国产化的燃料元件。著有《核燃料》《重水堆燃料元件》和《研究堆燃料元件制造技术》等著作。

采编/木子亙

  推荐阅读

【矿冶人物】著名冶金专家马荣骏:湿法冶金的学术泰斗

【矿冶人物】中国工程院院士姜德生:创新永无止境

【矿冶人物】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德龙:矢志报国,向科技要效益

【矿冶人物】中国工程院院士韩德馨:九十余载德智双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