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科技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原材料工业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该方案提出,到2020年,我国原材料产品质量明显提高,部分中高端产品进入全球供应链体系,供给结构得到优化,原材料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成效。


行业期盼 实至名归


方案对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等行业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体如下:

 

钢铁行业:通用钢材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可靠性和耐久性明显提高,高性能钢铁材料的批次稳定性和一致性稳步提高,钢材产品实物质量达到国际水平的产品比例超过50%。海洋工程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用高端钢材的研发和产业化取得积极进展,每年突破3-4个关键钢材品种。

 

有色金属行业: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用有色金属材料质量均一性提高,中高端产品有效供给能力增强。有色金属产品整体质量水平提高,航空铝材、铜板带材等精深加工产品综合保障能力超过70%。

石化化工行业:大宗基础有机化工原料、重点合成材料、专用化学品的质量水平显著提升。攻克一批新型高分子材料、膜材料以及高端专用化学品的技术瓶颈。烯烃、芳烃等基础原料和化工新材料保障能力显著提高。绿色产品占比显著提高,新型肥料比重提升到30%左右。

 

建材行业:工业玻璃、先进陶瓷、人工晶体材料产业化取得明显进展,高性能无机纤维及其增强复合材料质量大幅提高,石墨烯材料生产达国际先进水平,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建材部品化加速推进,水泥、平板玻璃质量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矿物功能材料品种日益丰富,绿色建材在新建建筑中应用比重达到40%。


聚焦钢铁提制保量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也是企业发展立足的根基。当前,在高产能、高成本、低利润的形势下,钢铁行业的发展已不再是追求数量的问题,关键是要将产品质量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那么,钢铁企业如何把握住质量这条“命脉”?或许,以下几家大型钢企的做法值得借鉴。

 

首先是强化产品质量控制。把好每道工序的质量关,对从源头控制产品质量有重要意义。对此,河北钢铁集团唐钢开展了质量点检工作,要求各单位按照生产流程,逐条生产线排查工艺隐患、设备功能保证程度,进一步完善关键岗位作业指导书和质量点检制度,从细节出发提高产品的实物质量。据了解,唐钢对长材产品提出了比国家标准更为严格的质量要求。

其次,构建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提升钢铁产品的质量,离不开一套严密、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以济钢为例,其建立了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将技术监督处改为科技质量部,进一步强化技术、质量管理职能,建立健全系统质量检验、化验管理体系,构建管理网络,形成公司、工厂、车间、班组四级质量管理网。与产品实物质量密切相关的炼钢厂和中厚板厂也建立健全了质量管理体系。

 

最后,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质量理念。在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全面、快速地解决生产过程或客户使用过程中反应出来的产品质量问题,也是关系到钢铁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宝钢以客户为中心,组建了海外技术服务快速响应团队,执行异议处理、产品认证和技术服务等任务;建立由呼叫中心平台统一入口的产品异议及抱怨管理机制,从源头开始监控异议和抱怨处理的全过程,明确直供以上用户异议100%进行回访;制定了包装和运输、安全作业指南,指导宝钢物流服务商和最终用户合理进行装卸、运输、拆包等作业,最大限度地降低包装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安全和质量风险。

 

响应国家号召,做好钢铁等各方面的质量提升,不仅可以促进各个企业的快速发展,更是有利于国家经济走全面、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采编/谢乐乐

 

推荐阅读

“三评”改革 “四唯”清理 人才评价体系正在改变

燃“煤”之急的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