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新要求。钢铁工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走在高质量发展的前列?一个健康、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钢铁工业,需要每家钢铁企业、每个钢铁人踏踏实实,久久为功,用实干将高质量发展的美好蓝图变成现实。

 

不做“夕阳”靠高技术和加速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这是必须迈过的坎,每个产业、每个企业都要朝着这个方向坚定地往前走。”被一些人称作“夕阳”产业的钢铁工业,如何在高质量发展的大潮中,跑出加速度?

面对全球化竞争,钢铁工业同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供给体系总体质量水平不高,体量大而不强,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从钢铁企业自身来看,科研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供给能力缺失。对此,本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继壮表示,“产业竞争最终比拼的还是核心技术实力,核心技术的‘命门’不抓在自己手里,会成为最大的软肋。创新能力不强、产品档次不高、高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短缺等,这些‘短板’如果不补齐,就会造成高质量发展的后劲不足。”

 

针对全行业全球化经营能力不强、走出去整体水平不高、缺少国际话语权的现状,陈继壮认为:“能在全球竞争中活下来、活得好的企业,就像世界杯打进八强、四强,甚至争夺冠亚军的球队,都是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和实力的。”改革开放40年来,钢铁工业通过全面对外开放、全面参与全球竞争融入世界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对此,陈继壮表示,只有坚持高质量发展,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才能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真正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望、闻、问、切”找准实践路径

 

中国经济发展下半场的重点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如何打赢这场攻坚战,是当前全行业关注的焦点。迈向高质量发展,这条路很长,如何看清前路,行稳致远?陈继壮用“望、闻、问、切”4个字,做了形象生动的诠释:

望,就是要看清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走向。总体来看,全球经济日趋回暖,但基础还不牢固,且国际贸易保护和贸易壁垒高筑的复杂形势更不容小觑。这些不确定的因素构成严峻的挑战,倒逼钢铁行业自强,坚定高质量发展的步履,在国际市场闯出一条不寻常的路子来。

 

闻,就是要了解自身发展环境,准确定位。目前,我国已为钢铁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尤其是打击“地条钢”、环保系列政策出台等举措,都加快了行业转变发展模式的节奏;全行业的产业规模和持续优化的供给结构,也奠定了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先进的工艺装备和上下游产业相配套,形成了行业协同创新的良好局面。

 

问,就是要知己知彼,既要深入分析、准确研判自身所处的位置,又要看到困难和问题,更要看到有利因素和发展前景,坚定走高质量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钢企要准确分析自身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具体表现,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实际找准着力点,制订好行之有效的措施;同时,还要清楚竞争对手的长处,找准自己的“短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切,就是要寻找解决之道,找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一方面,钢企要向世界优秀企业学习,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力争在与国际一流企业的合作中取其精华,加快适应全球经济运行体系;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或其他各种方式,与国内优秀民营企业联手,推动结构调整,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协同驶向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当前,钢铁工业最重要的还是要找准实施路径,用踏实的脚步走出中国钢铁工业独特的足迹。

 

“组合拳”推动新本钢建设

 

中国经济的列车已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换挡,钢铁企业如何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益、更加平衡、更加充分、更可持续的发展?

 

陈继壮表示:“高质量发展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可以实现的,需要集中所有力量,握指成拳、合力攻坚,抓住关键、埋头苦干。”打好高质量发展攻坚战,查漏补短、夯实基础尤为关键

 

为推进“百年本钢”的高质量发展,本钢集团借助改革的东风,打出一套“组合拳”,即强创新、促升级、抓改革、给支撑。

强创新,抓住一个关键点。以技术创新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向研发要生产力,向创新要竞争力。继2000兆帕超高强钢全球首发之后,本钢从去年到今年上半年,又有24项新产品问世,最近又批量生产出最宽幅超深冲汽车用薄钢板,在国内知名汽车集团的新车型上成功应用;还有淬火配分钢、低铁损钢等新产品具备了批量生产的能力,实物质量处于国内先进水平;首次开发生产了轿车(乘用车)齿轮用钢,高速工具钢打破了外国钢材对带锯用钢的垄断。

 

促升级,促进企业结构优化。2018年~2020年,本钢将利用3年时间,通过产品结构调整、新材料研发、绿色和智能制造等方面的技改项目建设,进一步强筋壮骨,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今年初以来,本钢已有17项重大技改项目陆续开始建设。“调结构、补短板、换动能,我们就是按照这个标准来设计、布局的。”陈继壮说。

 

抓改革,以问题倒逼改革,以改革激发创新,以创新促进发展。本钢全面深化改革,通过以定岗、定编、定责、定薪为标志的“四定”工作,持续推进“瘦身健体”,提高企业运行效率;配套实施部门工作作风考核、企业问责追责制度、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实行末位淘汰。

 

给支撑,以人才强企战略为支点,强化人才培养。本钢把人才作为高质量发展的起点。本钢全方位、多渠道、高薪招才,汇聚人才力量,支撑企业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陈继壮说:“只有做到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上,以技术创新带动企业释放活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才有底气。”

本钢的实干精神和创新改革,将为我国钢铁工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树立一模范。在实干精神的指引下,钢铁工业的每一份子立足自身发展特点,开拓创新,就一定能走出符合自身定位和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来源:中国钢铁新闻网

  

推荐阅读 

云南腾冲大松坡地区发现铌钽镓矿体

【成果推荐】五元钱,十分钟,污水变净水可能吗?

    

采编/王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