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龙是中国在硅酸盐工程领域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在水泥悬浮预热预分解技术、粉体工程等方面取得多项重大成果。对以悬浮预热预分解技术为核心的新型水泥干法生产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提出了许多重要而新颖的观点、概念、见解和建设性意见,2003年,徐德龙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了我国水泥工程领域惟一的院士,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及材料工程学部最年轻的院士,能够获得这一殊荣是徐德龙院士在研究中认真努力、见解独到、不言放弃的结果。
徐德龙算是出生在艰苦时代的一个幸运儿,1973年进入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习水泥工艺专业,一旦进入到学习的世界里,就没有人能够打扰他,刻苦钻研带给他的是优异的成绩、独特的思维,优秀的表现被老师们看在眼里,在参与老师的科研课题“双层流态化烘干机”项目中,老师放手让他去主持了项目的开发,良好的学术修养让他感到信心十足,为了不辜负老师的厚望,完成这一项目的研究,他坚忍不拔,用科学的态度在专业的园地里耕耘,多少个日夜的辛勤,多少次的实验才终于完成了这一个项目。
他的大学毕业论文“双层流态化烘干机”被选入《水泥生产技术》一书,论文的成果也荣获全国建材科技大会和原建材工业部科技进步奖,这是对他学习生涯刻苦学习的肯定。他的学习生涯并没有就此止步,1982年深秋,南京化工学院里开始留下徐德龙的足迹,在学习生活中他经常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有时甚至提出和老师不一样的思考,在老师的鼓励下,他沿着自己的见解走出了一条独属于自己的学术之路,独出心裁地选择了一个自己的研究方向,受到了老师的嘉奖:“科学研究的实质就在于不断创新,搞学术研究的人如果不敢向权威挑战,不敢超越前人,超越自己,那就绝不会有进步不会,向更深领域拓展。”
为了避免日本人占领中国市场,为中国科技界争光,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为加速试验室建设,没场地,借,没设备,自己动手干,人员不足,一个人顶三个人用。技术成熟、设备加工出来后,徐德龙为联系试验单位,跑了几个省份的几十家单位,不是被婉言谢绝,就是在“我们研究研究”中淡忘过去。这时,徐德龙听说阎良水泥厂投资1000万元,要上一条水泥生产线。他把对方请到学校:说“我可以帮助你们搞设计,但必须上4项新技术。”接着,他区里跑完跑县里,厂里跑完跑市里,终于使对方答应下来并立了项。
等一切搞妥,他去了国外。从德国回来后,他匆匆赶到阎良水泥厂,一看,差点气蒙了。4项新技术一项也没上,原来是负责人担心,不想承担损失,为了让技术真正转化为生产力,徐德龙立下军令状,一切损失自己承担,几个月以后,这项技术投入了生产,水泥产量逐月上升,台时产量超过国内同类窑80%,能耗下降20%,专家检验后认为该项目在水泥行业中居国际先进水平,具有独创性,并命名为阎良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这次在日本人面前为中国科技界争了光,证明了中国人的科研实力赶在了日本人的前面。
国际著名粉体专家、德国克劳斯塔尔大学舒尔茨教授被徐德龙的科研精神感动,热情邀请他到克劳斯塔尔大学留学深造,到了克劳斯塔尔大学以后,两周熟悉的时间他仅用了两天,教授计划让他参与一个课题组,最后他加了10个课题组,此后的六七个月时间里,他的每一天都是忙碌的,他忙着课题组的研究,忙着夯实理论基础,忙着了解同行业国际上的先进成果,甚至他还利用德国的先进设备,完成了出国前承担的国家“七·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水泥悬浮预热预分解窑理论研究的大部分工作。克劳斯塔尔大学给他发了博士的入学通知书,而差不多同一时间,他收到了校长的信,希望他尽早回来完成在国内承担的项目,于是,他拒绝了国外优厚的条件,回到国内,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1970年前后从德国和杰克引进的水泥立筒悬浮预热器生产线,投资巨大但无法达标生产,在“枪毙”立筒悬浮预热器窑的呼声下,徐德龙带着他的课题组通过大量的理论、实验室和工业现场研究,修正了德国专家提出的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冲料理论”,为了解决冲料现象,发明了同时具有物料分散、气固分离功能的“X·L”型散热器和适用于立筒预热器窑的悬浮预分解室,解决了组成整个烧成系统的各关键设备匹配不合理的问题,开发了相应的系列改造技术。由此投资没有白费,企业创造了利润,这都是徐德龙为企业做出的贡献。
自1983年他经反复的热力学理论研究,从数学和物理学首次揭示了固气比对热效率的影响后,逐步创立了高固气比悬浮预热预分解理论,为了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他和同事们奋斗了20年,终于有厂家试用了全套技术,半年的实验结果表明,日产量达到了1200顿,能耗降低15%,这是一项重大的原始性理论创新,为干法水泥生产技术的跨越式进步奠定了基础,各项指标居同类型同规格国际领先水平。在研究改技术的同时,他明白水泥工业既有产业污染的一面,又有能大量利用其他工业废弃物,焚烧生活垃圾、高温处理含有重金属等难于处理元素的垃圾,从而消除污染,以此为依据,他们对多个城市的垃圾进行了取样分析,在细致的工作后,他们开始了技术攻关,很快做好了相关技术,并且用半年的时间在长钢建立了生产线,这条年产120万吨世界最大的处理矿渣生态水泥生产线,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徐德龙是黄河之水孕养出的大西北的优秀儿子,漫漫人生路,他走出了精彩,让人敬佩,他希望学生们可以做到:“在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向高度综合化方向发展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具备兼通文理、汇聚万有的综合性素养和才能。”
人物资料
徐德龙(1952.08-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甘肃兰州人。
1976年毕业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1983年获得南京化工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硕士学位,1996年获得东北大学钢铁冶金系钢铁冶金专业工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机关党委书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徐德龙教授是我国在硅酸盐工程领域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在水泥悬浮预热预分解技术、粉体工程等方面取得多项重大成果。对以悬浮预热预分解技术为核心的新型水泥干法生产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提出了许多重要而新颖的观点、概念、见解和建设性意见。开发了三个系列的X•L型技术,使国外引进的三种立筒预热器窑产量翻番,节能30%以上,水泥熟料质量显著提高,利用该系列技术改造了120多条生产线,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创造性地提出了高固气比悬浮换热和反应理论,利用原创性的高固气比预热预分解技术建成10余条生产线,主要指标创同类型窑国际领先水平。主持设计了全世界最大的冶金工业渣水泥生产线,在20多家钢铁企业推广应用,各项指标居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工业废渣的资源化。在悬浮态煤干馏制油、超细粉体制备、非磁性铁矿悬浮态磁化焙烧和循环经济等方面有突破性进展。曾多次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荣获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采编/木子亙
推荐阅读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