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再生铅企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从最初的高耗能、重污染、低产量走向今天的规范化、园区化、健康化。从再生铅企业数十年的发展情况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对环保的坚持不放松,和对“绿水青山”的不懈追求。

 

发展历程从“有数量无质量”到“快速、规范、健康

 

20世纪50年代,我国再生铅工业起步发展,但直到1990年前产量始终在千吨位徘徊。90年代后,再生铅工业产量迅速增长,并初步形成独立产业。但整体看来,21世纪之前我国再生铅企业的特点是:数量多、规模小、耗能高、污染重、工艺技术落后、金属回收和综合利用率低。

 

在当时,我国有废铅蓄电池再生铅厂近300家,生产能力从几十吨到上千吨不等,但规模在2万吨以上的却屈指可数。在工艺上,铅厂主要采用传统的小反射炉、鼓风炉和冲天炉等熔炼工艺,极板和浆料全部混炼,基本上未经预处理工艺,一些小企业、个体户甚至采用原始的土窑土炉冶炼,全国只有2家采用预处理的无污染再生铅工艺,如此落后的工艺技术,不仅耗能高,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此时我国再生铅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仅相当于国际世纪60年代水平

 

2010年以后,我国相关部门陆续出台多个政策以促进再生铅的发展,再生铅行业逐渐走向规范化。2012年8月,工信部、环保部联合发布了《再生铅行业准入条件》;2013年3月,信息、环保、商务、发展、财政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促进铅酸蓄电池和再生铅产业规范发展的意见》。在政策的影响下,我国再生铅产企业数量从300多家,淘汰到80家,规模以上企业稳定在30家左右,其实际产能占到总量的70左右。截至2016年,我国再生铅行业的产量已达到225万吨,行业整体进入快速化、规范化、健康化发展的快车道。

 

发展环境环保监管力度大,“三无”工厂被关停

 

2015年来,国家开始出台一系列政策以应对日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在再生铅行业里,则有《再生铅冶炼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再生铅行业规范条件》、《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等制度规范。2018年,国内环保高压常态化,国内再生铅生产规模逐渐变小,再生铅“三无”冶炼厂被大面积关停。但对于大型企业来说,不断加码再生铅业务则是“更好的选择”。

近年来,一些蓄电池企业也生产再生铅,原料以市场上回收的废电瓶为主。但由于废铅酸蓄电池收集难以监管,合法正规的回收企业生存空间并不大。对此,SMM资深铅分析师夏闻鸣认为:“铅蓄电池回收工作受价格因素扰动,需要出台配套政策补齐短板”。目前,有消息称生态环境部正考虑对电池生产、冶炼处置企业的原料合法性进行执法检查。未来或对骨干企业发放废旧铅蓄电池收集许可证,并实施全国联网电子审批跨省转移联单。

 

发展现状规模小,差距大,整体走向园区化

 

目前,我国再生铅企业规模较小,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据统计,截至2016年,国内再生铅企业有300多家,但是规模以上企业不到20家,年产量10万吨以上的企业仅有6家。而同时期的欧洲再生铅专业生产企业单系列产能一般在5万吨以上,美国一般在10万吨到15万吨左右。且美国、法国、英国、德国再生铅生产厂家总共才有约25家,其数量是我国的1/12,生产规模却是我国的300倍。追根溯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副会长张希忠认为,正是由于国际市场铅价格下跌及废铅酸蓄电池回收价格居高不下,才使再生铅企业陷入生产成本高、利润逐步压缩的局面。

为寻出路,我国再生铅产业现已逐步向园区化发展。河南豫光金铅、湖北骆驼集团、河北尚上方、安徽华鑫、华铂集团等一批大型再生铅企业已相继筹建再生铅园区,并引进下游铅蓄电池企业,在园区或产业集聚区形成再生铅闭合循环生产模式,不断促进再生铅的发展,也为地方循环经济发展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如今,国内已建成安徽田营循环经济工业区、江苏邳州循环经济产业园等多个初具规模的再生铅产业集群,并已有多家再生铅企业通过环保核查和行业准入条件。对此,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科技环保部主任尚辉良表示,面对日益严格的环保监管,园区化将是我国再生铅产业的发展方向

  

推荐阅读

全铝车身引领汽车轻量化?铝合金使用最为关键!

无独有偶!南北方同时发现大型铅锌矿!

     

采编/谢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