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炙焰炼初心,70年铁肩担使命。回顾70年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史,既有鲜花,也有荆棘,吸取了三年“大跃进”的沉痛教训,经历了十年“文化大革命”的风雨洗礼之后,我国钢铁工业仍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年)
我国近代钢铁工业起步于1890年成立的汉阳铁厂,但由于制度缺陷和长期战乱,钢铁工业发展相当缓慢。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我国能生产钢铁的大企业只有19家,勉强能够修复生产的只有7座高炉、12座平炉、22座小电炉,当年钢产量只有15.8万吨,居世界第26位,不到当时世界钢铁年总产量的1.6亿吨0.1%。
汉阳铁厂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进行的第一步工作是对已有的钢铁企业进行接管,至1950年已接管了30多家钢铁企业;第二步是组织企业迅速恢复生产,石景山钢铁厂(首钢前身)、鞍钢、本钢率先恢复生产。此后,钢铁工业恢复生产工作迅速由东北向全国展开。短短的3年间,全国共恢复和扩建高炉34座,平炉26座。
1949年7月9日,鞍钢举行了隆重的开工典礼
此后,我国钢铁工业经历了两个黄金发展期、三次基本建设高潮、一段曲折发展的道路。
两个黄金发展期:即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53-1957年)与国民经济调整期间(1963-1965年)。此间我国钢铁年均增钢分别为80万吨和185万吨,可谓迅速发展。
武钢1号高炉开工典礼
三次基本建设高潮:第一次即为“一五”期间,实施苏联156个援建项目中的八大钢铁项目的建设,同时还进行了20个企业改扩建工程;第二次是1956年规划并开始建设的“三大、五中、十八小”,三大指继续进行鞍钢、武钢、包钢三个大型钢铁基地建设,五中指扩建、新建太钢、重钢、马钢、石景山钢铁厂、湘钢,十八小指济钢、临钢、南钢等十八个小型钢厂;第三次指1964年开始的三线建设,新建了攀钢等钢铁厂,恢复建设了兰钢、酒钢,扩建了遵义铁合金厂等。这三次基本建设高潮的开展,为新中国钢铁工业日后发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1959年10月15日,周恩来总理为包钢1号高炉剪彩
1964年12月24日,新中国第一座30吨氧气顶吹转炉在石钢(首钢)诞生
一段曲折发展的道路:即1958年的“大跃进”、1976年的“文革”以及之后的“闹翻番”、“洋跃进”等脱离实际、违背钢铁工业发展规律的行为,这使我国钢铁工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大跃进时期“大炼钢铁”
改革开放前的近30年中,中国钢铁工业在跌宕起伏中,经过数百万钢铁人的顽强拼搏,初步建立起了包括采矿、选矿、烧结、炼铁、炼钢、轧材、焦化、耐材、铁合金、碳素等要素结构比较完善,地质勘探、工程设计、建设施工、设备修造、科学研究、冶金教育等门类比较齐全,以大型企业为骨干、大中小相结合,具有3500万吨钢生产能力的新中国冶金工业体系。30年取得的成果,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打下了基础。
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2年)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成为我国钢铁工业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新起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8年末,上海冶金局实行行业上交利润基数包干、超额分成的办法,以调动企业改善经营、增产增收的积极性。1979年4月,国家决定对首都钢铁公司实行利润留成和扩大经营管理自主权试点,允许企业按国家规定的价格政策自行销售补充计划的产品。到1981年,全国共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冶金厅(局、公司)实行了行业性总承包,80%以上的企业实行了多种形式的承包。
首钢公司
1987年,国家决定在一些大中型企业中全面推广承包制。到1988年底,已有87%的全国县以上国有钢铁企业实行了承包制,其中大型钢铁企业全部实行了承包制。除了企业承包,国家还对钢铁工业实行投入产出包干,规定冶金部对国家实行“五包”,国家对钢铁工业实行“三保”。承包制的实施,对钢铁企业扩大自主权、“自主钱”起到了重要的历史性作用。“七五”期间,钢铁工业新增炼铁生产能力567.2万吨,炼钢能力611万吨,轧钢能力847.5万吨。
国产第一套特厚板轧机在河南舞阳钢铁公司投产
正在建设中的酒钢炼钢连铸项目
在对外开放方面,这一时期钢铁工业不仅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还打破过去资源、资金闭关自守的状况,开始利用国外资金和矿产资源。1978年,我国做出了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利用进口铁矿石,建设上海宝山钢铁厂的战略决策。1980年和1982年,冶金部先后组建了中国冶金进出口公司和中国冶金建设公司,以开拓冶金产品和技术设备的进出口业务,促进冶金系统的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1986年,国务院做出了利用外资加快钢铁工业发展的决定,并专门批准成立了中国国际钢铁投资公司,负责筹措外资,进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谈判、签约。
1978年12月23日,宝钢工程正式动工
1984年2月15日,邓小平视察宝钢并题词:“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
在这14年中,我国钢铁工业对外开放成效显著。钢铁工业从国外引进700多项先进技术,利用外资60多亿美元,极大促进了技术结构的变化,并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1993-2000年)
1992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后,钢铁工业的改革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时期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突出特点是着力“一个适应”,实施“二个转变”,即着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由发展数量规模为主向调整、优化结构为主转变,由钢铁产品长期数量短缺向控制总量转变。
第一个转变:由长期规模扩张为主转向调整优化结构为主,提高综合竞争力,提出把“结构优化作为钢铁工业发展的中心环节”,主要是优化产品结构和工艺技术结构,同时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大力推进淘汰落后,采用新技术对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实现工艺技术现代化。由此拉开了采用高炉喷煤粉、连续铸钢、溅渣护炉、热装热送等六大共性先进技术改造老企业、优化品种结构和工艺技术结构的大幕。
第二个转变:钢铁产品由长期数量短缺转向阶段性、结构性过剩,开始实行总量控制。1993年到1998年期间,由于低水平重复建设形成了大量过剩的生产能力,从而提出“控制总量,优化结构,大力提高冶金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方针,并在全行业特别是大中型钢铁企业中展开了压缩生产总量的工作。
此外,企业兼并重组也开始启航:宝钢(集团)公司与上海冶金控股(集团)公司、上海梅山(集团)公司联合重组为上海宝钢集团公司;湘钢、涟钢、衡阳钢管联合重组为华菱钢铁集团;攀钢兼并成都无缝钢管公司。
在这七年里,我国钢铁工业钢产量由1993年的8954万吨增加到2000年的12850万吨,成为世界最大的产钢国和消费国。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时期(2001年以来)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钢铁工业又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
首先,在这一阶段中,我国钢铁工业产业规模迅速扩大,钢产量连续跨越2亿吨、3亿吨、4亿吨的台阶,2008年钢产量超过5亿吨。2001—2008年间,钢产量年均增长率达到20%,占全球钢产量的比重从17.8%提高到38.2%,在世界钢铁业的地位显著提升;钢铁产品的进出口格局发生了根本性逆转,彻底结束了我国钢铁材料供给不足的历史。
其次,我国钢铁工业技术装备国产化、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品种质量得到优化,包括鞍钢、武钢、包钢等大型老企业的现代化新区陆续建成并投产,一批沿海现代化钢铁基地也正在筹建中。
最后,新中国钢铁工业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一大批钢厂开始建设能源管控中心,进一步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
进入新世纪以来,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大大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消费和出口国。新中国钢铁工业创造了世界钢铁发展史上的奇迹。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有理由为新中国70年以来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而欢呼、自豪,但我们仍需记得建设更高水平的钢铁强国,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不懈奋斗。
-
专家劝百姓拿出三分之一存款买房热离心泵 今年首场寒潮最强雨雪下在哪 上海螺杆泵20 10岁女孩食用面包店售卖面包身亡热上海离心泵20 胡鑫宇遗体发现地与其学校一墙之隔热上海化工泵21 强盛集团法人孙红雷直播回应剧迷上海磁力泵49 女子晒老家镇上25万买的108平房子离心泵54 民政局开工 男子拍到仅两对新人结婚磁力泵 返乡年轻人挤爆咖啡店螺杆泵 刘銮雄拍卖76只爱马仕包螺杆泵 胡鑫宇家属正在申请异地公安侦查磁力泵 河南矿山回应3名员工各领500万奖金化工泵(0) 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