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1981年起正式实行学位制度,学位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关系到国家的人才培养战略,第一批博士生导师遴选程序极其严格,列名者堪称一时之选。其中,陈光远教授、彭志忠教授、陈正教授成为新中国矿物学专业第一批博士生导师,在“矿物园里”勤奋耕耘。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通过

陈光远教授

    陈光远教授是我国现代矿物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我国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的开创者,为矿山解决疑难问题及为找矿和远景评价作出了突出贡献。

    1948年,陈光远教授前往瑞典,在乌普萨拉大学地质矿物系学习,获副博士学位。回国后,他将精力都放在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的引进、完善、发展和推广应用上。他认为,传统矿物学侧重于描述,但矿物是地质成因、找矿信息的载体,又是自然历史的产物,矿物组合与矿物种本身的形成过程记载了地质条件演变的历史。研究和提取这些信息,为地质成因研究与找矿勘探服务,是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的中心课题。为此,50年代初,他就从苏联引进了成因矿物学的学术思想,翻译介绍了矿物发芽、矿物发生史、矿物标型、矿物世代等一系列现代成因矿物学术语,这类术语在中国一直沿用至今。

    1987年,在近40年的工作实践、理论探索和资料积累的基础上,陈光远教授出版了专著《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全面反映了现代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的内容,建立了较完善的理论体系,阐明了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的内在联系,并系统提出了二者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俄罗斯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学术带头人尤什金院士曾说:“陈教授在中俄都很有名,发展了成因矿物学的思想方法,是中国的格里戈利耶夫……他把俄罗斯学派与英美学派结合起来,21世纪该领域的主要发现将在中国产生”。

    陈光远教授不仅是科学家,也是教育家。50年代初,他与苏联专家一起培养了中国第一批矿床矿物学研究生;1960年,他又开始招收研究生及中国外进修教师,并培养了大量矿物学人才;1981年,他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成为新中国首批矿物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对我国地质学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陈光远教授重视野外教学,不仅培养各层次的学生,还注意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他结合实际,并善于把容易被忽略的各种野外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利用相互关联的教学方法,使很多受益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99年,曾经的国际地科联主席W.S.Fyfe教授在对陈光远教授的悼词中写道:“当我们离开这个地球的时候,我们是否对国家及世界的未来作出贡献?而对于陈教授来说,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他对我们的未来作出了许多积极的贡献。他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一个伟大的人。他所作的贡献永存!”

彭志忠教授

    彭志忠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结晶矿物学家,他24岁就测定出葡萄石的晶体结构,突破了布拉格建立的硅酸盐分类体系,此后共领导测定了50多种矿物的晶体结构,合作发现了30多种新矿物和新变种。

    1952年,彭志忠教授清华大学地质系毕业并留校任教,后院系调整转到北京地质学院。1957年,在唐有祺教授指导下,他在世界上首次测出了复杂的葡萄石结构,突破了国际上研究晶体结构的权威布瑞格三十年代所建立起来的硅酸盐晶体结构分类体系。这一重要研究成果,开创了我国矿物晶体结构和晶体化学的研究方向。

    面对赞誉,彭志忠教授并不在意,而是更加勤奋努力,不断取得新的科研成果。到文化大革命前,他领导他的实验室测定了硼镁石、索仑石、斜方闪叶石等20多种矿物的晶体结构,对外发表后没有一个被否定,使我国研究矿物晶体结构的水平处于世界前列,在国际结晶学界具有很大影响,他的名字也因此被列入《世界结晶学家名录》。

王鸿祯院士(右)、马杏垣院士(中)和彭志忠教授在巴黎参加第26届国际地质大会期间在周总理故居前合影

    彭志忠教授不仅科研成果突出,在教学工作上也极为出色。他开出了“X射线分析”、“晶体的测量”、“岩矿学”、“岩矿鉴定方法及原理”等多门地质基础课和专业课,正式出版了《结晶学教程》、《X射线分析》和《晶体的测量》等专著,带出了一批助手、研究生和进修人员,使我国形成了一支有较高水平的晶体结构和晶体化学的研究队伍。彭志忠教授也成为我国矿物晶体结构和晶体化学研究的学术带头人,1984年被国家人事部评为首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

    1985年9月以后,是彭志忠教授病情最严重的时刻,也是他奋力拼搏的时刻。他以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赶写出了四篇重要论文,四次带病出差参加学术会议,作了七场学术报告,主持或参加了八次外事活动,多次参加科技评审会,接连不断地坚持接待来访者,还指导着十一名研究生。直到病情开始恶化,他还坚持参加研究生论文答辩会。1986年,彭志忠教授被授予地质矿产部特等劳模称号,国家科委、地质矿产部联合做出“关于向著名中年科学家彭志忠学习的决定”,在全国巡回报告了他的先进事迹。

陈正教授

    陈正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矿物学家,培养了许多国家急需的岩矿工作人员,为我国地质科学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1939年,陈正教授南京国立中央大学毕业,留任地质系助教,1939年秋至1942年夏,任教重庆中央大学,1942年秋调至四川乐山县武汉大学矿冶系任讲师,1944年秋重返重庆中央大学地质系任讲师。这期间,除完成教学任务外,他还接受其他单位委托,到川东、川北、贵州等地对铅锌矿、锰矿、井盐及煤田进行地质调查,并完成相应地质报告及论文。这些研究成果对当地生产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1944年底,陈正教授参加国民政府举办的全国公费留学考试,地学科仅有两个名额,在众多考生激烈竞争中,以优异成绩被录取。但在准备出国过程中,由于过度劳累患了肺结核病,只得终止出国。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动手术割去病肺,疾病才得以完全根治,遂以饱满的热情重新投入工作,开始了事业的第二个春天。1952年初,陈正教授被调至上海华东地质局工作,次年4月调至北京中央地质部地质矿产司岩矿鉴定室任工程师。除做好本职工作外,陈正还在地质矿产司举办的多期岩矿培训班中担任教学任务,培养了许多国家急需的岩矿工作人员。

    1961年,陈正教授调至中国地质科学院,开启了自己事业的黄金时代。1961-1971年,他踏遍新疆西线、内蒙古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及东北、河北、湖北、安徽等地重要矿区,对铬铁矿和铜镍矿床进行详细地质调查和研究。1972-1990年,主要从事金属矿物和矿石研究,对不少矿石成因提出新的见解,并命名了一些特殊的矿石构造,在发现攀枝花钛铁晶石,寻找冶炼中除钛的正确途径等方面,填补我国空白。

    陈正教授先后指导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10余名,1990年7月6日病逝北京。其事迹收入钱伟长任总主编的《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一书。

    三位教授均奠定了我国矿物学专业的基础,培育出一批批高水平的矿物学人才,为矿物学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