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自然资源部发布公告正式公布了2018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共有63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 “全国煤炭资源潜力评价”等7项成果获得一等奖,我国城市地上地下土地空间权利设定研究等56项成果获二等奖。
“全国煤炭资源潜力评价”为“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工作内容之一,由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承担,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第一勘探局、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参与。工作周期为2002-2013年。
前期准备:煤炭资源赋存规律的研究
煤炭资源赋存规律的研究是煤炭资源潜力评价的前提和基础性工作,该项目以地球动力学和煤田地质理论为指导,深入开展各赋煤区煤炭资源赋存规律研究,在含煤地层、煤系沉积和聚煤规律、煤田构造格局和构造控煤作用、煤岩煤质研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新认识,为煤炭资源潜力预测和勘查前景评价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1、以国际地层指南所倡导的多重地层分类理论为指导思想,通过以岩石地层为基础、以生物地层为依据、以年代地层为重点的技术路线,划分了含煤地层序列的时空格架,综述了适用于中国含煤地层划分与对比的年代地层系统方案,为规范和标定含煤地层记录研究的时间尺度提供了参考依据。
2、首次全面提出了聚煤区范围内的层序及体系域的对比方案,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下的厚煤层聚集模式;编制了全国主要聚煤区分层序岩相古地理图以及全国主要聚煤期岩相古地理图,指出了有利聚煤古地理单元及富煤带分布。提出赋煤构造单元的概念,从整体上深化了对中国煤田构造格局空间规律的认识,完成全国三级赋煤单元区划;从煤系变形控制因素角度,归纳总结了中国煤田构造格局的分区分带特征;从煤盆地基底属性、盆地形态、盆地规模、地球动力学环境、聚煤作用、盆地演化和煤系变形等角度,提出煤盆地构造类型划分方案;建立了控煤构造样式划分方案,总结了控煤样式的分布规律及其对煤炭资源赋存状况的控制作用。
3、进一步总结了中国煤岩与显微组分分布规律,圈定了中国特殊显微组分树皮体的富集分布范围;归纳了中国煤质分区分带特征,揭示出煤中硫分、灰分、挥发分、发热量、黏结指数等煤质指标的分布规律,展示主要聚煤期煤中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了煤的特殊与稀缺性的赋存规律,构建了煤炭质量六级等级划分体系,并编制了山西、重庆、安徽、内蒙古、贵州、湖南等煤炭质量等级图,探讨了煤岩、成煤环境与煤类的关系,凝炼了中国煤类分布规律。
煤炭资源如何达到预测和评价
(1)提出了煤炭资源归类系统,全面摸清了中国煤炭资源家底。截至2009年底,累计探获资源量2.02万亿t,其中生产井、在建井已占用近4200亿t、尚未占用资源量1.6万亿,保有资源量为近1.5 万亿t。
(2)提出了“三带六区”煤炭资源综合区划方案,首次从煤田地质和资源1分布特点角度,系统划分了全国煤田和矿区(远景区),得到了我国能源、矿产资源管理部门和中国工程院等研究机构的认同和广泛采用。提出煤炭资源勘查程度、开发程度定量评价指标和分类方1案,对我国煤矿区、远景区和规划区、省(区、市)勘查、开发程度进行了系统评价。
(3)研究提出煤炭资源多目标综合评价法。按照煤炭安全绿色科学开发理念,建立煤质评价、开采地质条件评价、安全地质条件评价、生态环境评价和科学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中国已探获资源进行综合评价。
(4)系统归纳总结了煤炭资源预测理论和方法,提出了预测资源量分级、分等、分类标准和煤炭资源潜力评价方法。共圈定预测区2880个,总面积42.84万km2,预测资源量3.88万亿t,并进行了分级、分等、分类评价。
(5)按照煤炭安全绿色科学开发要求,提出了安全产能、绿色产能和科学产能的概念和区域煤炭产能估算方法,并估算了中国各项约束条件下的煤炭产能。即保有资源量可形成62亿区域产能。符合安全绿色开发要求煤炭产能40亿t左右。建立煤炭资源保障程度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分类标准,以矿区为单元,系统开展了我国现有煤矿区和区域煤炭资源保障程度评价,分析了2015.2020, 2030, 2050年煤炭资源的保障程度和基于煤炭安全绿色科学开发理念下的煤炭资源保障程度。
(6)根据煤炭开发布局和煤炭安全绿色科学开发需求,提出了今后煤炭资源勘查部署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部署原则和部署建议。编制的矿区级、省级和全国级煤炭资源报告9类系列图件5000多张,建立了煤炭地质基本图件框架。
(7)应用预测成果取得找煤工作新突破。根据矿区级、省级预测成果,部署了煤炭资源调查、预查、普查工作,据不完全统计,新发现煤炭资源量约1900多亿,其中(333)及其以上资源量约866亿1.应用预测成果,实现探矿权转让,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按照探矿权价款平均2元/计算,出让或转让探矿权所得将达到4000多亿元。
(8)通过项目实施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课题工作期间,通过各级培训班,近千名技术人员接受了煤田构造理论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培训,对于煤田地质人员的知识更新具有积极意义。据不完全统计,培养博士15名、硕士41名。很多统计,培养博士15名、硕士41名。很多技术人员技术职称得到晋升。
数据模型采用科学的信息系统软件
研制煤炭资源数据模型,采用Map-Gis、 ORACLE和MicroSoft .net框架下的C#等系统软件,研发了煤炭资源信息系统软件,建立了以探获煤炭资源储量、预测区属性库和全国、省级、矿区级煤田地质图形数据库为基础的煤炭资源信息系统,为煤炭资源动态管理、煤炭工业科学决策提供了实时、高有序度、科学的资源数据及辅助决策支持。
建立了全面评价系统,助推煤炭理论发展
该项目编写各类煤炭地质研究和煤炭资源潜力评价报告159部,编制各级各类图件5175套,附表1003册,对全国已探获煤炭资源和预测资源量进行了全面评价,建立了基于《全国煤炭资源潜力评价》的全国煤炭资源信息系统,数据量达到逾100GB。
通过本次煤炭资源潜力评价,重新厘定全国煤炭资源总量为5.90万亿t,其中已探获煤炭资源量为2.02万亿、预测资源量3.88 万亿;应用煤炭资源预测成果,取得普查找煤新突破,新查明煤炭资源量逾1900亿,为中国煤炭工业宏观决策乃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该项目成果为我国能源规划和勘查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该课题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国家能源局、中国工程院、中国地质调查局等部门能源及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规划编制、宏观政策研究,如国土资源部“十二五”、“十三五”国土资源规划、国家能源局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十三五”规划制定、《我国能源与重要矿立资源潜力评价及保障程度分析》;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矿产资源形势与勘查开发战略研究”、“发展矿业若干重大问题研究”等。
该成果有效指导了找矿工作,取得了新突破,同时助推煤炭地质理论发展。
采编/蒋新银
推荐阅读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