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电动汽车都依赖锂电池供电,但液态锂电池存在安全隐患,研究人员正在研发更安全的“全固态电池”,用固态电解质取代液态电解液,同时还能搭配能量密度更高的锂金属负极。然而这种革命性电池面临一个致命难题——固态电解质会突然短路失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王春阳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近期...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朱建喜、中国科学院院士何宏平团队在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突破。他们在嫦娥五号月球铁橄榄石晶体的裂缝中,首次发现了原位熔化形成的铁橄榄石玻璃,并深入揭示了其冲击成因。相关成果发表于《伊卡洛斯》(Icarus)。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在月球形成和演...
据国家能源集团消息,近日,国家能源集团重点科技创新项目“高水分褐煤锅炉大功率等离子体”在国电电力胜利电厂完成三年试运行,成功投入电厂应用,实现了燃用全水分38.6%褐煤锅炉的冷炉无油点火与全负荷稳燃,建成了世界首座燃用高水分褐煤机组无燃油电厂。与传统常规油枪点火相比,该项目开发出了用于提升高水分褐煤...
近日兰州大学获悉,该校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研究团队近日成功研发出一种基于光动态调控的金属有机框架(MOFs)新材料,实现了复杂海水体系中铀的精准识别和高效提取,材料在海水铀资源高效提取领域展现出较大潜力。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通讯》上。从复杂海水体系中高效提取铀资源对核能可持续发展意义...
由日本东北大学科学家领衔的国际团队研制出一种钛铝基超弹性合金。这种新材料不仅重量轻,强度出众,而且能在零下269摄氏度到127摄氏度这一很宽的温度范围内工作。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杂志。超弹性材料是指能在应力作用下产生超大可恢复应变的特种功能材料,可广泛应用于登月工程和深海探测等领域。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