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冶工程师作为近代矿冶技术的人力承担者,在矿冶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代中国矿冶工程师群体是伴随着近代矿冶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而中国近代第一批真正意义的矿冶人才,来自于留美幼童群体和船政留欧群体。

船政留欧群体

一、局势之挫促本土人才提上日程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侵入中国,许多外国人在中国修铁路、开矿山设工厂、办航运,随着这些实业的兴办,外国人对中国矿产资源的勘查也接踵而至。外国人在中国的地质调查,一方面为中国积累了最初的地质资料;另一方面,也造成中国矿冶业被他人掌控的尴尬局面。

       首批本土矿冶工程师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于晚清的留美幼童群体以及船政留欧群体之中孕育。事实上,1872年幼童留美计划启动时,当权者尚未认识到科技以及科技人才对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意义,直到在兴办新式煤矿聘请洋匠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挫折,洋务派官员才意识到培养本土科技人才的重要性。

       1877年3月6日李鸿章在给第一批官费赴美留学幼童组织者容闳的信中提到:“现在台湾、湖北等处开煤,所请英人高下不等,所用机器原委难明,其余各省因无人指授,不免观望。如出洋学生内有颖异可造之才,望送入矿务学堂,先穷究其理器。一二年后,再令游览美国五金矿所,或暂充工役,或随同研究,必自能辨识地产之有无、厚薄,机器之如何用法,融会贯通,可得上等考单。确有把握,然后遣回,再发往各省矿局试用,庶于国计有裨,千祈留意。”

       这样,实业人才的培养首次被当局者提上日程,矿务人才也因此成为当局首先明确要培养的实业人才

二、幼童留美群体中的矿冶工程师

       1881年幼童留美计划因故中断,大部分幼童被召回国时才高中毕业或刚上大学,学习矿冶专业的人寥寥无几。当时开平矿务局在开平镇开办了一所实用化学与冶金学的学校,由美国冶金学家巴特勒斯执教,吴仰曾、邝荣光、陈荣贵、陆锡贵、唐国安、梁普照、邝景扬、邝贤俦等8人被派往该校学习。据统计,留美幼童回国后,曾在地质矿冶相关单位工作的有 11 人。

表1 曾在地质矿冶企业从事工作的留美幼童

       在这些留美幼童中,产生了中国第一代矿冶工程师,其中尤以吴仰曾、邝炳光和邝荣光最为著名,他们曾积极参予许多省份煤矿的勘探与开采,并尝试将实践经验上升为初步的理论知识,为中国矿冶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留美幼童

       吴仰曾是第一批留美幼童。1881年被召回时,他已经在哥伦比亚大学矿冶学院学习,返国后被安排到开平煤矿。1886年,又被派送英国伦教皇家矿冶学校继续学业,1890年毕业。他是幼童中少有的几个重新留学完成学业的幸运儿之一。再次回国后,他任热河银矿总工程师,1897年,奉浙江巡抚之命查勘该省矿产,也曾奉盛宣怀之命,勘查湖北大冶县龙角山银矿。在勘查中,吴仰曾结合国情,土洋并举开采矿产,表现出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吴仰曾

       1899年,吴仰曾回到开平矿务局任副局长及主任验矿师。吴仰曾还曾对京张铁路线上的鸡鸣山煤矿进行过调查,写出调查报告。他精于数理化,通晓采矿工艺,编有《化学新编》一著。在开平矿务局工作期间,他曾携带相机去热河等地实地勘查矿产,拍摄现场实况,为开发矿产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图片资料。1914年,京华印刷局出版了由吴仰曾校阅、李建德著的《淘金学》,该书现在国家图书馆仍有保存。

吴仰曾

       由此可见,接受过西方先进科技系统教育的吴仰曾,已经在更加广泛的领域里影响和带动近代中国的科技进步与知识传播了。

       邝荣光是另一位对中国矿冶事业作出积极贡献的留美幼童。他是中国最早留学学习地矿的学生之一,1881年被召回国,学业中断。他历充开平矿务局煤师,创办京西门头沟官煤窑,派赴新河耕局测量地段,派充林西矿师总理,创办林西煤矿局事务,调勘湖南全省矿地,任临城矿务局兼华工程局,兼充直隶矿政调查局华总勘矿师,商部派充直隶矿务议员。

       他利用丰富的煤矿开采经验,曾在最令詹天佑感到困难的开凿山洞问题上给以帮助。通过实地踏勘研究岩石和构造,清楚揭示了直隶省的地质状况,获得大量一手资料,并根据这些资料绘制出三份重要图件:《直隶地质图》、《直隶矿产图》、《直隶石层古迹图》。

邝荣光

       清政府因此于1909年授予吴仰曾、邝荣光工科进士。除邝荣光和吴仰曾外,邝炳光也因工作业绩突出,被清廷授以“工科举人”。与此同时,比较有名的还有清华大学校长唐国安。

唐国安

       19 世纪末20世纪初,以吴仰曾、邝荣光等为代表的本土矿冶工程师,开始陆续担任起一些官营矿冶企业的总工程师,主持矿冶技术工作,开启了矿冶工程师的本土化进程。

三、船政留欧群体中的矿冶工程师

       在幼童留美计划启动的同时,沈葆桢为了进一步培养具备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军事人才,开始有了派遣船政学生出洋留学的设想,并于1873年与左宗棠联名奏请选派船政学生出国深造。从1877年开始,先后派出4批留学生共88人分赴英法学习造船、铁甲、轧机、冶炼、洋炮、营垒、绘图、驾驶、矿务、采铁炼钢、铸铁等。

       在这些官费留欧学生中,专攻矿物学和金属冶炼的有严复、林怡游、池贞铨、林庆升、林日章、张金生、罗臻禄、刘懋勋、王桂芳、任照、吴学锵等 11 人。

表2 福州船政局出洋留学生中学习冶金与矿务的学生

严复

       严复是这批学生中较为著名的人物。他提出了解决中国贫困问当优先发展路矿的思想,并对在中国兴办路矿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整体构想。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路矿议》当中。

       在这些学习矿务与冶金的学生中,以池贞铨、林日章、林庆升、张金生、罗臻禄等五人为代表,他们被分配专攻“矿务制造理”。林庆升、张金生、林日章、池 贞铨先进入科鲁苏民厂专习矿务、炼铁、炼钢等,后转入巴黎矿务学校(即巴黎国立高级矿务学院),罗臻禄先入汕答佃学习矿务,后亦转入巴黎矿务学校,1880 年学成回国。矿务学生五人,考试以林庆升、池贞铨为最优,张金生、罗臻禄、林日章次之。池贞铨、罗臻禄可派查看地势,制造木炭并设厂炼铁;林庆升、张金生可派管理铁厂并添设钢厂;林日章可派管铁厂之化学学堂。

       19世纪80年代后,这些船政矿务学生回国后,成为早期勘矿、探矿的主要技术人才,他们从事矿业勘探与开采工作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19世纪末船政矿务学生主要从事的矿业勘探与开采工作

       这批船政矿务学生发现了福州穆源煤矿,勘测过开平煤矿、湖南邵阳新化煤矿、湖北大冶铁矿,主持过福建、台湾、山东、湖南等地煤、铅、铜、铁、锡等矿的勘测和开采。

       其中林日章被任为山东铅矿总监工,引进西方炼银方法,提出“开采、淘洗、锻炼、提银”四点计划 ,颇有条理,为后来民国海军银元局铸银奠定了基础。池贞铨与沈瑜庆还1907年创办了有20.8万元资本的赣州铜矿。此外,罗臻禄在中法战争(1883 ~ 1885) 后,被两广总督张之洞聘请为广东矿务委员,并参加了粤晋陕豫等省广泛的矿产调查,取得显著成果。中日甲午战争后,罗臻禄继续从事矿务工作,曾任山东省矿务督办,而后又到俄罗斯等地勘矿。

池贞铨

       综上所述,留美幼童群体和船政留欧群体中的首批本土矿冶工程师,通过在国内外学校与企业的历练,成为了中国近代第一批真正意义的矿冶人才,为中国近代矿冶业诞生初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