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集团是以生产钢铁业为主,兼营采矿、机械、电子、建筑、房地产、服务业、海外贸易等多种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特大型企业集团。从1919年起步至今,首钢已经走过了89个春秋,岁月留下的不仅是历史,还有沉淀在企业文化中的首钢精神。   


实业救国,自强不息(1919-1948年)


1919年初,北洋政府核准成立“官商合办龙烟铁矿股份有限公司”,并选定在京西永定河畔、石景山东麓筹建我国北方最大的炼铁厂——石景山炼厂。北京近代黑色冶金工业由此起步,同时也开启了首钢的发展进程。

1919年9月,石景山炼厂开始建设日生产能力250吨的炼铁炉。但当时北洋政府换届频繁,军阀混战,时局动荡不安,内忧外患之下,石景山炼厂于1923年停建。1928年,国民政府清理该公司,改组成立农矿部龙烟矿务局,对所辖石景山炼厂只保管,不续建。直到“七七事变”,炼厂尚未投产。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强行占有炼厂,将其改组为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华北兴中公司下属的“石景山制铁所”,强迫大批中国战俘和农民服苦役。1938年11月,高炉投产出铁,同年,兴中公司改组为“北支那经济开发株式会社”,成为侵略者掠夺华北资源的中枢。

日伪时期修筑的厂区大东门碉堡

1942年,“北支那经济开发株式会社”与日本制铁株式会社合资成立“北支那制铁株式会社”,继续从日本和华南迁建生产装置,把石景山制铁所建成华北的炼铁基地。抗日战争期间,该厂累计产铁25万吨。至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之时,侵略者将高炉铸死,工厂瘫痪。          

抗日战争胜利后,北平的钢铁企业全部处于停产状态。1945年11月,国民政府行政院资源委员会接收石景山制铁所,改名石景山钢铁厂。1947年,国民政府行政院资源委员会成立华北钢铁公司,管理石钢、宣化铁矿、天津炼钢厂、唐山制钢厂,着手恢复石钢的生产。1948年初,该厂一座高炉出铁,当年产铁3.6万吨。

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华北、东北战场上节节胜利,国民政府急令石钢南迁。该厂的中共地下党组织在华北局城工部领导下组织工人开展“反南迁,迎解放”的护厂斗争,使工厂较完整地得以保存。12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二兵团143师解放石景山。该行业历经30年磨难,终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30 年的沧桑历史,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北京黑色冶金工业的悲惨状况,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也是一部首钢文化饱经苦难、自强不息的沧桑史这个艰难曲折的过程积累和积淀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九死一生、生生不息、百折不挠、多难兴企,这是解放前30 年为首钢积淀的宝贵财富。


 产业报国,艰苦奋斗1948-1978年


1948 年12 月17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石景山钢铁厂。1949年6月,石钢恢复生产,并成为北京市第一个国营钢铁企业。石钢工人发扬主人翁精神,迅速掀起恢复生产的劳动热潮。14 天建成3 吨侧吹小转炉结束了石钢有铁无钢的历史;建成年产30万吨小型材轧钢生产线标志着石钢轧钢开始起步;中国第一座氧气顶吹转炉揭开了我国转炉炼钢新的一页。到1952年底,北京黑色冶金工业全面恢复,石灰石开采、烧结、炼焦、炼铁、铸造、轧钢设备全部投产。

抗战胜利后的“石景山钢铁厂”

3年内,石钢实现了自1919年建厂30年未完成的目标,达到并超过了设计生产能力,年产生铁34.4万吨。1958年5月,石景山钢铁厂开始扩建,并于当年改组为石景山钢铁公司。北京地区初步形成由石景山钢铁公司和冶金局所属地方企业构成的黑色冶金产业。

1965 年,石钢高炉喷吹煤粉、入炉焦比等经济技术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使石钢炼钢技术居于全国领先水平。1966年,石景山钢铁公司改名为首都钢铁公司“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无政府主义泛滥,正常的政治、经济秩序被破坏,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首钢规章制度废弛,连年积累的各种隐患于1971年爆发,连续发生重大设备、质量、安全事故,首钢一度停产。在周恩来总理的批示下,首钢生产秩序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恢复。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北京黑色冶金行业加快了发展步伐。1978年,首钢跻身于国内八大重点钢铁企业之一,管理40个厂,职工7.1万人。

1948 年至1978 年,是首钢艰苦奋斗、成长壮大的30 年,首钢工人以“顶破天花板,才能见青天”、“回马坡前不怕鬼,强敌面前不服输”的创业精神,谱写了一部产业报国、艰苦创业的文化史。首钢人形成了爱党爱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顾全大局的优良传统,形成了回报社会、回报祖国、回报人民的主流价值观。


 改革腾飞,探索发展1979-2002年


1979 年,首钢人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作为国家确定的第一批试点单位,率先实行承包制。1979 年12 月15 日,首钢二号高炉改造工程竣工投产,成为我国第一座现代化高炉。同时,从比利时购买赛兰钢厂设备建成的第二炼钢厂和依靠自身力量建设的第三炼钢厂相继投产。同期建成投产的首钢第三线材厂,加上原有的第一、第二线材厂,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线材生产基地。

上世纪80年代初的首钢东门

1981年,首钢开始实行利润包干,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次年,介绍首钢承包制的书籍发行量高达40 万册,全国各地来首钢参观学习者,每月多达上万人次。1984年,首钢初步建成计算机系统,迈出了信息化管理的第一步。1992年,首都钢铁公司改名为首钢总公司,综合生产规模进入国内前三位。两年后,首钢钢产量又进一步扩大到824 万吨,超过鞍钢,名列全国第一

1996年9月,首钢集团正式成立。1998年底,该集团有成员单位83个,成为生产经营与投资管理并举的大型集团化经济组织。是年,改制初见成效的首钢集团抵御亚洲金融危机和钢材市场价格下跌的冲击,钢铁产业降低成本6.1%,消化了12亿元的减利因素,取得实现利税总额21.5亿元,利润9.4亿元的业绩。

这一时期,首钢人以“做天下主人,创世界第一” 的创新魄力、“敢闯、敢坚持、敢于苦干硬干”的执着精神,以及“三个百分之百”的严格管理,进一步丰富了首钢企业文化的内涵,为首钢实现钢铁强国之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推动了首钢自我改造、自我积累、加速发展的步伐。


搬迁调整,科学发展(2003-2012年)


2003 年,首钢以国家利益为重,奉献奥运、兑现承诺,率先进行史无前例的搬迁调整。2005年2月18日,国家发改委回复批示,同意首钢减产、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方案。炼铁厂五号高炉于6月30日上午8时正式熄火,光荣退役。这标志着首钢北京地区涉钢系统压产、搬迁的正式启动。2005年10月22日,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宣告成立

截止到2010 年底,首钢北京地区涉钢部分全面停产,在河北省新建了首钢京唐、首钢迁钢、首钢首秦、在北京顺义建成了冷轧公司等现代化的钢铁厂,同时与贵州水钢、贵钢、山西长钢、吉林通钢、新疆伊犁钢厂实现了联合重组,产业结构实现了由长材为主向高端板材和精品长材的转变。

经过近十年艰苦努力,钢铁业从北京一地拓展到全国多个省区市,产品结构实现历史性转变,非钢产业经营状况明显改善,集团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11 年首钢集团首次跻身世界500 强第325 位,至今已经连续6年名列世界500强。

这一时期,首钢顺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的客观要求,以“敢为人先”的精神率先进行搬迁调整,成为我国第一个向沿海搬迁的大型钢铁企业。在搬迁调整中,首钢人“创新创优创业,建设21 世纪新首钢”,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甘于奉献、勇于创新的精神,把代代传承的光荣与梦想铸就在建设21 世纪新首钢的伟大实践中。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2013-至今)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了全面深化改革,首钢也进入到了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首钢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通过实施“打造全新的资本运营平台,实现钢铁业和城市综合服务业两大主导产业并重和协同发展”战略,在北京老厂区建设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打开了北京的西大门,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现在,首钢在百年不断成长发展壮大中,形成了个性鲜明、独具特色的企业精神。“敢闯、敢坚持、敢于苦干硬干”,是首钢人“从来没有面对严峻形势退缩过,从来没有被困难吓倒过,从来没有遇到问题绕着走过”良好精神状态和过硬作风的集中体现。而“敢担当、敢创新、敢为天下先”则是新时期首钢精神的核心内容,敢担当是责任、是态度、是作风;敢创新是动力、是方法、是践行;敢为天下先是志向、是胆识、是追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是对“敢闯 敢坚持 敢于苦干硬干”的继承发扬,二者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体现了一以贯之的传承性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性。

首钢精神是企业的精神支柱,是首钢人的精神家园。首钢人大力传承发扬首钢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了筑梦领航、凝心聚力、推动企业不断创新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采编/谢乐乐

 

 

推荐阅读

【老照片】曾经的全国第三大煤矿——中福煤矿

【老照片】长沙锌厂:中国近代化炼锌厂先驱

【老照片】璀璨的黑明珠——山西大同煤矿

【老照片】曾经的中国最大煤矿——抚顺煤矿

【老照片】“北有开平,南有萍乡”——萍乡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