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稀土作为国家战略资源,其战略价值不断凸显,供需格局也呈现出积极改善的趋势。随着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稀土产业有望迎来新的成长机遇期。

稀土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高精尖产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是全球稀土资源储量和产量最大的国家,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技术瓶颈等因素,中国的稀土资源优势并未能完全转化为经济优势和战略优势。

如今,这一情况正在发生积极变化。随着《稀土管理条例》于2024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稀土供给侧可持续发展新格局有望进一步深化。国内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实行总量指标控制,2024年国家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27万吨(+5.88%)、25.4万吨(+4.16%),相较于过去三年20%以上的增速大幅放缓。这一变化反映出国家在保障资源战略安全与产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考量。

在需求端,稀土永磁材料发展迅速,新兴应用多点开花。稀土下游消费结构包括永磁材料、冶金机械、石油化工、抛光材料、玻璃陶瓷、储氢、催化、发光材料等,其中永磁材料是稀土领域发展最快、产业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发展方向,需求占比超过四成。随着新能源汽车、风电、工业机器人等产业的持续发展,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迎来广阔发展契机。“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推进将进一步推动稀土下游需求放量。

技术创新也为稀土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例如,中国科学家研发的微波提纯技术引发全球关注,这项革命性工艺不仅将稀土纯度提升至99.9999%,更让资源利用率从传统工艺的30%跃升至95%以上,单位价值暴涨800倍。这一突破不仅打破了美日长期垄断的高端稀土提纯技术,更将中国稀土产业推向全球价值链顶端。

此外,稀土领域的重大发现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25年1月,我国在云南省红河地区发现了超大规模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潜在资源量高达115万吨,其中镨、钕、镝、铽等关键稀土元素含量超过47万吨。这一发现不仅标志着我国在稀土资源勘探领域取得了新的重大突破,更为我国稀土资源的战略储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政策扶持也是稀土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推动稀土产业的健康发展,如《关于推动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等,为稀土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