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国现代金属矿选矿技术的奠基人之一,选矿是他毕生奋斗的事业。在他五十多年的选矿研究生涯中,为我国选矿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就是选矿专家张卯均先生。

民族危难之际,决心实业救国

       1915年3月25日,张卯均先生出生于上海市青浦县,其祖父张继斋为前清举人,推崇新学,是中国新闻事业的先驱。由于幼年丧母,张卯均先生一直由祖父抚养,祖父治家极严,要求子孙安分守己,老实做人,在如此家风的影响下,他从小就养成了脚踏实地的性格。

       入学后,张卯均先生所在的南洋中学十分重视数、理、化课程,学期考试不及格者有被退学的可能,这促使他勤奋好学,善于思考。求学本应是一段无忧无虑的岁月,然而,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却打破了这份平静。

       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对日军侵略罪行非常愤慨的张卯均先生产生了强烈的富国强民、实业救国的愿望,而我国丰富的矿产资源则使开发矿业成为实业救国的可操作途径。于是,进入矿业相关专业学习就成为了张卯均先生的梦想。1934年,他如愿考入了焦作工学院采矿冶金专业。

焦作工学院大门

       1937年,七七事变震惊国人,张卯均先生也中止了在大冶铁矿的实习并返回上海青浦参加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青浦旅外学生会,宣传抗日救国。不久,焦作工学院开学,他回校继续学业,并随校先迁西安,后迁天水。1938年8月,他期满毕业,因成绩优异被留校任助教。

       1940年,经同学介绍,张卯均先生前往当时国内仅有的两处设有选矿专业研究的机构之一——重庆经济部矿冶研究所工作。从此,选矿成为了他毕生奋斗的事业。

赴外学习技术,回国投身建设

       1945年,张卯均先生经矿冶研究所推荐,在通过考试后前往美国实习。当时,美国规模最大、设备最新的是莫冷西铜矿选矿厂,这也是他重点实习的地方。在这里,他系统地考察学习了从原矿破碎至尾矿处理和流程监测等完整的技术措施和生产管理制度。1946年10月,学有所成的张卯均先生回到祖国,决心投身祖国的矿业建设。

       在20世纪50年代,云南个旧是中国产锡的重要基地,锡矿资源极为丰富。但是受技术限制,其一直采用重力选矿方法处理高品位氧化脉锡矿和少量冲积砂矿,而相对难选的锡细泥则大都成为尾矿损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地技术人员曾经尝试过用土法沉淀沟脱泥和分级,并以放槽、砖槽、敲大锅等人工富集方法回收,但这种方法不但劳动强度大,而且效率低,事倍功半。

云南个旧夜景

       面对这一情况,张卯均先生认识到:改变当时人工富集细泥的生产工艺是提高选矿技术的关键。因此,在设计中,他首次采用设备构造简单、生产能力大、占地面积小,对细粒物料分级效率高的水力旋流器取代沉淀沟进行分级脱泥,他还在设计中采用了五层自动翻床代替放槽、砖槽等人工富集细粒锡石装置,这一改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水力旋流器和自动翻床的采用,不但结束了土法处理细粒锡矿泥的历史,而且提高了矿泥中的锡石回收率,使砂锡矿的选矿技术向前跨进了一大步,实现了全流程机械化作业。这在当时不仅具有国内领先水平,而且具有国际水准,可以说,张卯均先生对创立锡细泥回收技术做出了重要贡献。

攻关白云鄂博,失败不言气馁

       相信即使是对选矿知之甚少的人也听说过大名鼎鼎的包头白云鄂博矿,这是我国特有的富含铁、稀土、铌、氟、磷和锰等元素的多金属共生矿。在建设初期,此矿曾采用单一的选铁流程,并不能适应多金属共生矿石的特性。为解决包头矿的资源综合利用问题,聂荣臻元帅曾在60年代亲自部署和指导过这项工作。

       当时,国内众多科研单位对氧化矿的选矿进行了大量研究,曾提出60多个流程方案,但指标都不够好,特别是铁精矿含铁较低,杂质较高。1978年后,由包头钢铁公司牵头,一个旨在解决白云鄂博选矿问题的攻关指挥部成立,张卯均先生就是成员之一。

       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北京矿冶研究院和包头冶金所提出了浮选——选择性絮凝脱泥的选矿方法,经过小型试验结果,这一方法得出的指标十分优良。在这一基础上,张卯均先生组织领导了半工业试验的实施,证实了这一流程不但可以获得含铁量高、氟和磷低的优质铁精矿,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稀土精矿的品位和回收率,是多年来从未取得过的良好研究成果。

       或许用一句“经过反复试验”来形容科研过程过于简单,对于研究人员来讲,每一次失败都意味着要重新开始,这难免会消耗人的意志力。然而,张卯均先生总会在出现问题时鼓励成员们,并带领大家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认真查找原因,总结经验,直到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获得试验成功。

       投身矿业数十年,张卯均先生为人谦虚谨慎,与人为善,对人对已都能实事求是,从不邀功委过,坚持秉公办事,以大局为重。在科研工作中,他推崇严谨的科研作风,热情鼓励、培养青年科技人员,深受选矿界新老科技人员的敬重。